近日,千里目安全实验室EDR安全团队接到某企业反馈,称其内网大量服务器存在挖矿问题,且难以清理干净。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挖矿病毒,属全国首例,其病毒机制与常规挖矿相差很大。 EDR 安全团队在持续追踪后发现了病毒入侵途径,已将此病毒命名为wmixml挖矿病毒,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
病毒名称:wmixml
病毒性质:新型挖矿病毒
影响范围:已发现全国首例
查杀难度:极难
病毒简介
不同于常规挖矿病毒, wmixml 的挖矿功能体以密文文件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常规的独立exe。感染主机上,会有一个加载病毒体dll,在被系统进程svchost.exe加载后,读取挖矿密文文件,在内存中解密后再将挖矿原体注入到另外一个系统进程svchost.exe中。由于解密动作发生在内存中,目前已绕过了大量杀毒引擎,达到了免杀的目的。
攻击场景
此次攻击,可谓有备而来,在绕开杀毒软件的思考上做足了功夫。
如上图,appmg.dll是加载病毒体(system32目录下),负责加载挖矿功能。wvms_dp.inf是挖矿密文数据,即其二进制是经过特殊加密处理的,不能直接被执行。由于密文文件不是pe格式等可执行文件,杀软自然扫描不出来。此外,为了保证免杀效果,又将解密后的挖矿病毒体注入到系统进程中执行。
攻击顺序如下:
1) 首先,当appmg.dll第一次被加载的时候,会注册svchost服务,后续则通过系统进程svchost.exe实现开机自启动。
2) 其次,appmg.dll被加载后,会读取wvms_dp.inf文件数据,进行解密。
3) 然后,将解密后的wvms_dp.inf数据(即挖矿二进制模块)注入到新启动的svchost.exe进程里面。
4) 最后,注入成功后的系统进程svchost.exe具备了挖矿功能,从wmixml.dat中读取挖矿配置信息,进行挖矿。
溯源分析
以上是病毒的运作原理。但病毒从哪里来?EDR安全团队了解获知,该企业有不少于十台的服务器中招,但我们逆向的结果显示,此挖矿病毒并不具备横向传播能力,因此初步分析是内网某台服务器被渗透(黑客攻击成功后,再利用该服务器进行内网渗透)。
与预想的一致,该企业确实有一台对外的Web服务器,而其它的服务器都处在内网环境。安全团队从此台Web服务器入手,使用EDR WebShell查杀工具进行扫描,发现了大量的网页木马。
此外,分析发现,还存在一个可以远程执行任意命令的木马,由此断定此Web服务器已完全沦陷(安全团队尝试从外网对该站点进行渗透,同样发现可攻击成功)。
被渗透成功后的Web服务器上,安全团队发现了与wmixml挖矿相关的病毒体。由于该Web服务器被完全控制,黑客甚至开了一个具备系统权限的新账号SystemD,由此在内网撕开一个口子,进行任意攻击。
危害与启示
wmixml挖矿病毒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即长期压榨受害者主机性能,为黑客默默赚外快。此外本次安全团队发现wmixml挖矿病毒在隐蔽性方面做的非常高明。一般的挖矿,通常会尽可能多的压榨受害者CPU,使之长期达到80%以上的占用率。但这个作者,却严格限制并稳定在25%的CPU占用率。
在此限制下,由于占用率不是太高,一般用户难以察觉系统已出问题。
另外,黑客深知普通挖矿程序可以被杀毒软件查杀出来。为了避免被杀,黑客对挖矿程序进行了特殊加密,并将解密后的挖矿代码注入到系统进程中(如上图仅仅只在内存中,安全团队才能观察到挖矿字符特征)。通常来说,杀软不敢轻易对系统进程下手,病毒因此有了免死金牌!
解决方案:
1、隔离感染主机:已中毒计算机请尽快隔离,关闭所有网络连接,禁用网卡!
2、确认感染数量:推荐使用防火墙或者安全感知进行全网检测,避免病毒持续潜伏!
3、查杀病毒:推荐使用僵尸网络查杀工具
4、修补漏洞:如果内网使用了JBoss,请确认好版本并修补相关漏洞。
5、修改密码:如果主机账号密码比较弱,建议重置高强度的密码。
* 本文作者千里目安全实验室,转载注明来自FreeB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