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谣言粉碎机 | 人体内安装窃听器的五种可能
RC2TSCM 2024-06-14 10:13:32 152566

自从杨叔开了知乎号后,就被各种奇葩问题刷新了三观,比如总有人坚信自己身上被装了窃听器,询问如何处理巴拉巴拉......
一开始杨叔以为这些人都是吃饱了撑的,后来才慢慢发现,很多人大概率都是某些可疑事件或环境影响引发的重度焦虑所致。

还有一些甚至被不懂装懂看了些电影就胡说八道的所谓“技术砖家”胡喷的谣言,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后果。

本期,杨叔将从四个角度给出技术解读参考,分别为:技术可行性,实现难度,伪装/可识别度,及预估成本,希望能帮到受此困扰的朋友们。

★谣言粉碎机系列软文:

谣言粉碎机 | 牙齿里装氰化物毒药,真的可能么?

声明:以下内容符合OSINT国际开源情报搜集定义,不涉及任何非法行为,仅供交流与参考。

01 第一种可能:牙齿

  • 技术可行性:OK

  • 实现难度:较难

  • 伪装/可识别度:较难

  • 预估成本:较高

从技术上而言,肯定是可行的,不过首先,这个级别的微型器材的成本将非常高,市场价差不多5万起吧。

第二,这种微型器材仅有非常短的时效性,意思是即使被安装,这个体积的电池,估计仅能工作数小时...最多3~5天而已,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虽然说技术可行,但怎么装进别人嘴里,那确实是真太容易。最近一部电影里倒是描述了这么一个场景,供大家参考。注意:以下仅是电影情节:

电影男主总是很容易地被杀手们锁定,一直找不到原因,直到听到某人说了一嘴。

于是男主跑进卫生间,直接拔了几颗牙确认。

没想到真的发现了窃听+定位器材。

于是男主回忆起在夜店认识的某个牙医女孩。

谁能想到,在夜店泡个妹纸,都是对手提前挖的坑......

呐,这个剧情看起来是不是挺合理?

然而现实中,拔牙、补牙、装新牙,其实是件非常麻烦和痛苦的事情。

杨叔去年拔了一颗极为坚固的智齿,虽然当时打了麻药,但手术后很快就疼得一天都吃不下饭。

上面影片里这种麻醉后便任其所为,手术结束后自己毫无感知的场景,只能说是电影里常见的YY罢了~

不过确实,真的有人申请过“牙齿定位器”的技术专利,就是一个概念,这种概念型的专利,你也能随手写100个,大家看看就好:

所以,

上次你有过牙疼的经历是何时?

谁会花数万在你牙齿里装这么高级的监听器材?

还只能工作几天?

你是国防部长,还是CIA最高首脑?

02 第二种可能:皮下

  • 技术可行性:OK

  • 实现难度:一般

  • 伪装/可识别度:容易

  • 预估成本:一般

相对于牙齿,这个皮下器材应该说是实现起来难度最小的一种了。

现在的用于动物身上的RFID识别信标体积已经比较小,而英国等国家甚至试点过RFID皮下植入身份识别物,只需要直接将识别物注射进皮下就OK,全程只需五分钟,痛感类似于蚊虫叮咬。

所以说,在脖后、腋下、屁股等位置植入,特别是在蚊虫叮咬疙瘩附近,迟钝的人短期内还真有可能无察觉~

但是,上述这种都是自身没有携带电源的被动式RFID标签,类似于超市的价格标签,必须经过特定的设备扫描才能识别。

若是自带电源,还能够发射信号,那体积可就大喽。下图是那些动物保护组织使用的远程长效定位设备,为了确保定位跟踪信号的传输,这些器材是必须裸露在身体外部。

为了安装这种跟踪器,就需要把动物抓住并放翻,然后强制安装。

所以,

你的皮肤外表,有这样裸露的电路或芯片么?

谁会看不见自己胳膊上贴着电路?

或者带着项圈?

东南亚人口贩卖都会觉得成本高,

最有可能是参加鱿鱼游戏?

03 第三种可能:体内可植入式医疗设备

  • 技术可行性:OK

  • 实现难度:困难

  • 伪装/可识别度:困难

  • 预估成本:较高

可植入设备是指需要通过手术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的电子设备,例如心脏起搏器、人工耳蜗、脑神经刺激器、动物标签等。可植入设备主要由传感器、微型芯片和精密机械部件等组合而成。微型芯片几乎是所有可植入设备必备的元件之一。

与普通消费电子类产品不同,可植入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和危险,只能通过手术取出更换。一些可植入设备,例如人工耳蜗,植入后会和人体组织结合在一起,所以是不易更换的。

因此,可植入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能出现故障,所以对可靠性、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这也是此类设备非常昂贵的原因。

比如,目前市场上进口人工耳蜗的价格在十几万到三十万元不等,包括体内机和体外机两部分,国产人工耳蜗在十万元左右,一般体外机的更新换代需要五万元左右。

从技术上而言,在不改变植入设备内部功能的前提下,想要对电路进行修改,增加监听、定位的功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早在2011及2013年,全球最大的Blackhat黑帽信息安全会议上,有安全研究员演示了远程禁用植入式胰岛素泵,阻止其输送救生药物,然后完全控制起搏器系统,使他们能够直接向患者发送恶意软件等。

这个安全威胁最终导致了数百万植入医疗设备的召回修复,但依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但直到目前,全球尚没有一个实际案例,与植入医疗设备被攻击有关。

所以,

你体内有植入式设备吗?

对这样精密的特殊设备做手脚,

目标应该至少是个亿万富翁,

或者总理大臣,

才是值得的吧?

04 第四种可能:义体/假肢

  • 技术可行性:OK

  • 实现难度:一般

  • 伪装/可识别度:一般

  • 预估成本:较高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

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

目前,绝大部分假肢都包含了防水设计,所以单就从技术层面而言,内置一个带电池的无线发射器材,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主要的难度在于电池的充电,因为绝大多数义体(除了机械臂及某些高科技产品)应该都不需要充电这个功能,所以在这一点上,实现难度及成本会加大。

毕竟,拆开假肢研究电路结构,在确保不影响工作前提下,再装入一个窃听器材,这个技术难度不能说大,主要是做件事太折腾,成本太高。

目前为止,网上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报道。相信即使有这类行为,也会是非常针对性的独立案例,这样的话,实现成本可能会相当高。

所以,

你有在使用假肢吗?

似乎99.9%留言的朋友都是正常人吧

原本高端假肢的价格就不菲

也许某些金融寡头

更值得花这么大力气去针对

05 第五种可能:脑部

  • 技术可行性:不可能

  • 实现难度:极其困难

  • 伪装/可识别度:无法讨论

  • 预估成本:极高

脑部,是人类身体上最为复杂的组织器官。

所有的脑部手术,都是被誉为医学界难度最大的非常精密的高级手术。这些能够开展这类手术的脑部医学专家们,可以说个个都是全人类医学界的财富。

为什么说技术上不可能实现呢?

1,费用高。据统计,一个普通的脑膜瘤开颅手术费用,范围在人民币10万元到30万元之间,具体费用还会根据所在地区和医院的不同而有所波动。此外,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如放疗、化疗等,将产生更多额外费用。

2,痕迹明显。而且脑部手术无论是颅内血肿清除,还是神经方面的问题,都会留下开颅痕迹,更不用说术后漫长的恢复期。所以当事人不可能毫无感知。

3,风险太大。由于脑内空间有限且遍布神经元,植入型手术将会是天价,且对技术要求非常高。从性价比上而言,根本不可能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在脑部植入监视器材,还不如派人潜入家里安装器材的性价比更高。

其它内脏器官也是同样理由。

估计也就是某些科幻或者恐怖电影里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吧。

所以,现实中,根本不可能,也不值得。

.......综上所述,有上述这些想法的朋友,可以排除技术可能性了,考虑下是不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外界突发因素或长时间刺激,产生幻听、幻视引发所致......不开玩笑,真心建议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及时到神经内科、精神病科室、心理咨询机构就医,或咨询疏导。

# 资讯
本文为 RC2TSCM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RC2TSCM LV.6
专注TSCM、物理安全及隐私保护~
  • 36 文章数
  • 5 关注者
打开手机,我就是柯南 | 聊聊那些常见的探侦类APP
2025-03-25
情报分析师必读 | 轻信AI带来的认知假象
2025-03-21
内幕 | 那些体育圈的窃密事件
2025-03-10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