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车辆系统安全架构--数据安全架构
2023-04-15 00:10:02

1. 车辆数据的安全威胁

  • 对车辆的攻击:黑客可以通过车辆的无线通信接口或者CAN总线等方式,侵入车辆的控制系统,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或者破坏,导致车辆失控或者故障。
  • 对车主的攻击:黑客可以通过破解车门锁或者车辆控制器的密码,盗取车主的个人信息或者车辆控制权限,从而实施欺诈和攻击。
  • 数据隐私泄露:车辆产生的大量数据包括车辆运行数据、位置信息、行驶路线等,如果这些数据被黑客或者恶意行为者获取或者泄露,会对车主的隐私产生严重威胁。
  • 车载设备漏洞:车载设备如导航系统、音响系统等也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入侵车辆控制系统或者植入恶意软件等。

2. 车辆数据安全架构的概述

车辆数据安全架构是车辆安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包括多个层面的保护,从车辆感知、传输、存储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同时保障车辆数据的安全性。

一般而言,车辆数据安全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感知层安全:这是车辆数据安全架构的第一层,主要是对车辆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威胁处理。例如,基于车载传感器与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用于检测车辆周围的交通情况,预测车辆行驶状态,有效防范车辆碰撞。
  • 通信层安全:这是车辆数据安全架构的第二层,主要关注车辆内部和车辆与外部通信的安全。例如,采用虚拟专用网络等技术,以及数据传输的分段和加密传输技术。
  • 存储层安全:这是车辆数据安全架构的第三层,主要是针对车辆的存储设备设计的,例如,安全的数据备份、数据加密,容错处理等措施。
  • 应用层安全:这是车辆数据安全架构的最后一层,主要是针对车辆数据的使用、管理和应用情况进行安全监管和保护。例如,访问控制和数据鉴权机制等。

总之,车辆数据安全架构需要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等不同角度考虑,保障车辆数据的安全。这可以从安全协议、数据加密、审计机制、网络防护等方面入手,以确保车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安全性:车辆数据从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采集,需要保证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传输的隐私安全和数据完整性。该方面的安全措施包括采取网络隔离措施、数据加密、数据压缩、签名认证等安全措施。
  • 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安全性:车辆数据存储需要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为此需要采取数据加密、备份、容错和安全审计等相关安全措施。另外,为了更好地控制数据访问权限,需要采用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等安全手段。
  • 数据共享和访问的安全性:车辆数据共享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所有权,需要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根据数据产生方、数据用途等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授权和访问控制管理,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机制,对所有数据的访问进行实时监测,预防安全风险。

3. 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安全性


  • 网络隔离:车载系统需要采取网络隔离的方案,将控制系统和娱乐系统分离,从而减少入侵者的攻击面。例如,控制单元只能通过火线直接与传感器相连,通过另外的网关与其他控制单元进行通信。
    • 硬件隔离:将控制系统和娱乐系统使用不同的物理设备进行隔离,例如使用不同的计算机板卡或嵌入式控制器。

    • 网络隔离:使用不同的网络进行隔离,例如将控制系统使用CAN总线进行通信,而娱乐系统使用专门的娱乐网络进行通信。可以使用网络隔离设备(如防火墙)来控制网络流量,限制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 访问控制:限制访问控制,例如只允许经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或设备访问控制系统。

    • 数据隔离:隔离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将控制信号与娱乐数据分开处理,使用不同的加密方式进行保护。

    • 安全监控:对车载系统进行安全监控,例如使用入侵检测系统、网络流量分析器等设备对车载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 数据加密:车载系统在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或者存储数据时,应采用强大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常用的加密算法有AES、RSA、SHA等。
    • 无线数据传输加密:在车载系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时,可以使用加密协议(例如WPA2)对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协议将数据进行加密,并使用密码学方式验证接收方的身份,以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

    • 存储数据加密:在车载系统中存储敏感数据时,可以使用AES等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数据只能通过正确的密钥进行解密,从而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 密钥管理:对车载系统中使用的密钥进行管理,包括生成、存储、分发、更新和销毁等。可以使用专门的密钥管理系统对密钥进行安全管理,并限制密钥的使用范围,防止密钥被恶意攻击者窃取或泄露。

    • 安全认证:车载系统可以使用数字证书等方式进行安全认证,以确保与其通信的其他设备或用户的身份合法性。数字证书是一种数字形式的身份验证机制,可以防止身份欺骗等攻击。

  • 数据压缩:压缩和分段传输可以有效的减少数据传输的时间和流量,同时也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降低了攻击者从传输数据流中获得敏感信息的难度。在进行数据压缩时,需要确保压缩算法的安全性,以保障数据完整性。
    • 数据压缩:在车载娱乐系统中,音频和视频是主要的媒体内容。为了减少对网络带宽的占用,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压缩。例如,可以使用MP3、AAC等音频压缩格式,以及H.264、MPEG-4等视频压缩格式,实现对音视频数据的高效压缩。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压缩后的数据流需要进行校验,例如使用SHA-256算法进行数据校验。

    • 数据分段传输:在车载控制系统中,控制信号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为了降低网络带宽的占用,可以将控制信号分成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例如,将控制信号分成10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数据包包含10%的控制信号数据。同时,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可以对数据包进行加密,例如使用AES算法对数据包进行加密,并使用SHA-256算法进行数据校验。这样可以防止攻击者对传输过程进行窃听和篡改。

  • 签名认证:对所有数据进行数字签名认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采用数字证书,验证数据来源。
    • 车辆通信:车辆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发送方需要对数据进行数字签名认证。发送方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进行签名,然后将签名和数据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使用发送方的公钥来验证签名的正确性,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例如,车辆之间进行位置共享时,发送方将其位置信息进行数字签名认证,以确保接收方收到的位置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 远程访问:车辆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远程访问进行管理和控制。管理员需要提供数字证书来验证其身份,以便访问控制系统。管理员使用私钥生成数字证书,然后将其发送给控制系统进行身份验证。控制系统使用公钥来验证数字证书的正确性,以确保管理员的身份是合法的。例如,远程访问车载系统进行故障排查时,管理员需要提供数字证书进行身份验证。

    • 软件更新:车载系统中的软件需要不断更新以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为了确保软件更新的安全性,车辆制造商使用自己的私钥对软件进行签名,车辆接收到软件更新后使用制造商的公钥来验证软件的签名,以确保软件的来源和完整性。例如,车辆制造商发布了新的车载系统软件更新,车辆需要下载并安装更新,下载过程中,车辆需要使用制造商的公钥来验证软件更新的签名。

4. 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安全性

  • 数据备份:车辆数据需要进行定期的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在备份数据时,需要采用加密的方式存储数据,以防止数据泄露。
  • 数据加密:车辆数据在存储时需要采用加密的方式进行存储,以保障数据的安全。可采用文件加密、加密存储介质、分散存储等方式进行加密存储。
  • 容错处理:车辆数据存储设备应采用具有容错能力的设备,如RAID技术,可以解决磁盘故障带来的数据丢失问题。
  • 安全审计:车辆数据存储设备应具备安全审计功能,记录所有的数据存储、管理和访问的操作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置安全事件。
  • 访问控制管理:车辆数据应采用访问控制管理,严格限制数据的访问权限。对于未授权的访问,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或使用数字水印技术保护数据。

5. 数据共享和访问的安全性

  • 访问控制:车辆数据共享和访问应采用访问控制,限制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
  • 加密传输:对于需要在无线网络进行数据共享和访问的场景,需要采用加密传输方式,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可以使用HTTPS、WPA2等加密协议。
  • 数据鉴权:数据鉴权是确保数据使用者身份的一种手段,保障数据的使用安全。在进行数据共享和访问时,需要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验证并授权。
  • 数据过滤:在进行数据共享和访问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过滤,保障敏感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 数据审计:车辆数据共享和访问应具备数据审计功能,记录所有的访问和操作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数据安全事件。

6. 结论

综上所述,车辆数据安全架构的实现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硬件和软件层面、网络安全、数据备份和恢复、安全管理等方面。采用综合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保护车辆数据的安全性。

# 车联网安全
免责声明
1.一般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的技术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使用且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作者及发布平台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或损失负责。
2. 适用性声明:文中技术内容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或系统,在实际应用前请充分测试和评估。若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任何问题,相关方不承担责任。
3. 更新声明:技术发展迅速,文章内容可能存在滞后性。读者需自行判断信息的时效性,因依据过时内容产生的后果,作者及发布平台不承担责任。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