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企业安全 | 欺骗的艺术案例实践
2024-08-12 16:38:19

1. 核心理念

在网络安全中,“绝对安全”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面对不断进化的攻击手段时。因此,延缓攻击者的行动,为安全运营人员争取足够的响应时间,是网络安全建设的重要目标。充分融合“网络”和“安全”能力,将安全能力融合进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以“灰度”发布为思想借鉴,一个通用入口进入,“好人”走正常大道,“坏人”走经过设计的非正常大道,真正实现网安融合。

2. 建设目标

本次建设目标是为了应对HVV场景,建设一套与核心业务系统基本功能相同,但是设备性能相对小很多的仿真安全实验网络。

1)抛出“诱饵”,获取攻击地址IP池:解决上钩之人,相对于真实发起攻击之人,资产收集的人员水平相对较低,通过设置虚假IT资产,全面发现攻击者的攻击IP,形成攻击源的威胁情报;

2)抛出“靶标”,获取攻击行为特征:让对方认为已经完全攻陷了靶标服务,其攻陷靶标的行为全程处于监测过程,形成一个攻击者的攻击画像,针对攻击者的攻击习惯,对相应的资产行为进行安全加固;

3)磨炼安全运营队伍,实战化检验应急响应手段:在蜜罐中的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形成攻击行为报告,检验报告编写能力,在蜜罐中的全部行为进行分析形成未知APT威胁情报。

3. 建设内容

3.1. 相关定义

蜜罐与蜜网:部署蜜罐和蜜网来诱骗攻击者进入虚假的环境,使其浪费时间和资源,同时提供安全运营人员分析攻击行为的机会。

虚假资产与诱饵:创建虚假的网络资产(如虚拟服务器、假数据库),使攻击者误认为这些是高价值目标,进而被困在这些虚假目标中。

欺骗技术是一种旨在通过混淆和误导来挫败攻击者的安全策略。它通过部署虚假的信息和资源来干扰攻击者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陷入陷阱或耗费时间在虚假目标上,从而延缓攻击进程并为安全团队赢得更多的响应时间。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构建逼真的伪装场景,阻断或扰乱攻击者的认知过程,削弱他们的攻击效率。

欺骗技术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通常包括制造虚假的漏洞、伪装的系统、共享的假文件和缓存等。通过这些虚假资源,攻击者被引诱进行无效的攻击行为。举例来说,一个攻击者可能会发现一个看似存在漏洞的系统,并尝试利用该漏洞进行渗透,但实际上这个系统只是一个蜜罐,专门用来检测并记录攻击行为。当攻击者试图接触这些伪装的资源时,安全系统会立即触发告警,因为正常的合法用户不应该接触这些虚假资源。

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它不仅能及时发现并阻止攻击,还能为防御者提供宝贵的攻击者行为情报。通过分析攻击者在虚假环境中的行为,安全团队可以了解他们的策略、工具和目标,从而进一步优化防御措施。与传统的安全防护机制相比,欺骗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不断调整和进化,以应对新兴的威胁。

近年来,欺骗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并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技术已经连续多年被Gartner评为年度十大信息安全技术之一。Gartner的认可表明,欺骗技术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显著的效果。

3.2. 网络拓扑

# 资讯 # 渗透测试 # 黑客 # 系统安全 # 企业安全
免责声明
1.一般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的技术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使用且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作者及发布平台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或损失负责。
2. 适用性声明:文中技术内容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或系统,在实际应用前请充分测试和评估。若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任何问题,相关方不承担责任。
3. 更新声明:技术发展迅速,文章内容可能存在滞后性。读者需自行判断信息的时效性,因依据过时内容产生的后果,作者及发布平台不承担责任。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