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我认识的那些网安客户
2023-02-01 23:49:25
所属地 四川省

这些年,和各种类型的网安客户打过交道,有些事想起来还挺有意思。

客户A:软件才买成2000,为啥你改一下就要4000!!!

那年我还是学生,平时喜欢搞一些破解的事情,这个客户算是我第一单网安生意吧。

客户是我一个朋友介绍的,他在省城开连锁门店,花2000块买了一个类似ERP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主要用途就是管理充值卡。但是客户还有一个财务软件,现在想把两个软件的数据对接起来方便使用,又不想花钱请原厂修改(估计原厂不鸟他),因听我朋友说可以破解,就请我去看看。

我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很快找到配置文件,数据库密码居然明文保存在配置文件里。顺利登陆软件数据库,仔细看了数据库的字段,以及根据界面,猜测出来大部分字段的意思,这样就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判断了一下工作量,然后我就出来胸有成竹的去找客户沟通了。

沟通的结果客户很满意,到了谈价格的阶段,客户问需要多少费用。我估算了一下工作量,加上猜测字段花了我一些经验和脑细胞,于是开出了一个公道价 4000元。没想到客户说出了至今我还记得的一句话:这个软件才买成2000块,为啥你改一下就要4000块!!!

我一愣,居然一瞬间无言以对:对啊,买新的才2000,改一下为啥4000?后来我用各种举例法,类比法,始终无法说服客户,客户一直坚持认为买才花了2000,改一下不可能4000。我最后举了一个例子:你买一个windows系统光盘几百元,你拿几百元能请人做一个windows系统出来么?客户还是转不过弯。

结果是我和朋友一边骂骂咧咧客户是土包子,一边走出了客户公司。后来这家居然做大了,在街头巷尾都能看到他们的门店,每次路过的时候我都想,这个客户是不是还是像以前那样的落后观念呢?

客户B:40万帮我拖个库干不干

类似需求找来的客户还不少,这次是一个前同事,2010年出去创业做个小额贷公司,感觉是挣了大钱。有一次很久没联系的他打电话找我,先是寒暄了一阵,然后步入正题:嗯,听说你做安全啊,兄弟我啊有个项目,帮我把一个对手的客户数据库拖了,40万看看够不够,不够尽管提。我问了一下情况,原来那个对手公司,就是他们公司内部跑出去创业的,他怀疑带走了他的客户数据库,想调查一下证据,顺便也挖一下对手的客户资源。我仔细研究了一下那个系统,理论上应该能搞得定,但是这违法的事情,还是不能干。于是婉言拒绝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他真生气了才算拒绝了下来。

类似找来的客户还有很多,做安全这一行,其实稍微动一下心思,挣外快的路子还是蛮多的,我也知道这一行有小部分是走在黑白两端的。但是,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所以必须要有定力和底线,不然最终归宿肯定是牢里了。

客户C:你的产品能不能防止员工手抄数据

那年我去给客户推介我们一个文档防泄密产品,客户也是一个大单位。我滔滔不绝的介绍完产品,把产品介绍的极其牛逼,客户和他们的专家就开始挑战我发问了。开始我均能对答如流,客户感觉似乎没有为难住我,于是开始刁钻了:如果有人冷冻住内存,从内存能不能把数据弄走?我擦,这是用军工级别的黑客技术啊,我心想你们这级别的值得黑客这么上心吗?嘴上却答到,不能,因为我们数据做了内存混淆,拿不走,看不懂。客户看还不能难住我,开启了终极提问:如果文档员工确实有权限打开,但是他用手抄本抄下来带出去怎么办?我晕,这还把一个安全产品理解为无所不能了?答:可以辅助摄像头监控,事后审计。客户略带得意,不依不饶不听解释,你不是说你的产品很厉害吗?怎么这个都防不住?我实在忍无可忍,答:这个古代能防,现代不能。古代修陵墓的,都是最后封死在墓道里,这样永远秘密都带不出去,现代社会不允许这么干了。

客户D:来,帮我看看我最近写的程序

客户是省厅的专家,省里和行业的标准都有参与起草。第一次见面,客户对我的产品提了一大推意见,甚至界面的顺序,配色,操作习惯,都事无巨细的提了一大堆意见。我心里顿生不悦,一般这个行业客户都是谈谈需求和商务,他这一顿评价,令我在代理商面前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这样不欢而散。

后来改进产品又去了几次,每次修改后,他都能新提一堆问题,而且使用word详细标注截图发给我的,次数多了我居然对他的产生一些敬意。另外每次去他们技术科,里面十几个人不是喝茶看报,就是打游戏,只有他每次都是全神贯注的在工作,他是这么多年我认识的客户中的另类,这也让我对他有了几分好感。

终于有一次打开了关系的突破口,那次我去他办公室看他对着一段代码在冥思苦想,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弄一个程序卡在这里始终编译不成功。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写程序的上级管理部门的客户领导,好在我科班出身,对付客户的水准还是绰绰有余。没几分钟,我就指出他一处指针错误,果然就通了。客户大喜过望,拉着我和我英雄相惜,并且把他压箱底的代码都拿出来给我看,如数家珍般的讲这些程序对他们业务的改善作用。

后来就不是我主动找他了,而是他主动找我:每次写了新代码,或者有了bug搞不定了,客户就会给我电话:喂喂,你啥时候来啊?帮我看看,我有段程序老是没对,我请你喝酒。

就这样没经过传统的商务手段,他就成了我的客户,也成了好朋友。后来过了很久,我请他写个用户试用报告,把写好的材料给他请他帮忙盖章。一般客户都是看也不看就盖章,后来收到他那份材料让我无比感动,因为他没有用模板写好的内容,而且自己手写了十几条真实的感受,并且图文并茂,异常的认真,这真是个技术型的客户啊,我再次感动了。

后来,我再也没遇到过像他这么认真的客户。他的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回想起: 喂喂,啥时候过来看看,我又写了一个程序。

客户E:最怕“乙方转甲方”的客户

总的来说,甲方客户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既需要懂技术,又需要懂平衡。成熟的甲方客户,需要乙方的关键支持,往往会给乙方留一定的空间,不会把乙方逼的太狠。

而有一类客户,是从乙方变成甲方的,比如原来在乙方,跳槽去甲方的,或者社招进甲方的。这类客户有一小部分让我印象深刻,他们面对原来在一个战壕的队友,突然变成了自己的乙方,有种翻身做主的感觉,对厂商态度傲慢,盘剥也非常狠,有些事至今想起来还令我厌恶。

前些年有一个技术合作项目,20万不到,就遇到这样一个客户。客户原来做乙方,技术比较一般,后来去甲方做了项目经理,合作后就不停的提额外需求,不停的压缩工期,不停索要乙方知识产权内的产品源码,态度也非常恶劣。我当时忍了一阵也不想忍了,区区20万的项目,要求比200万的还高,于是索性不做也罢。

并不是对所有去甲方的乙方客户,都是一棍子打死,只是遇到盘剥乙方的这样客户概率确实比较高,我想可能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才能解释这一现象吧,前一阵流传的“底层互害”?

客户F:一个人干,十个人看

客户是西部某省大金融的技术科长,有一年国庆节前要固网保障,正好网络改造项目还没实施完,客户就全部门天天熬夜加班搞。有天晚上我去找客户,看见他们挑灯夜战,可奇怪的是只有客户一个人趴在地上干活,其他人在在旁边站看着。深夜等客户忙完了请他吃夜宵,酒过三巡我提出了刚才的疑问,客户苦笑一下,说他们那关系户太多,xx是某某领导的子女,xx是某某领导的亲戚,虽然很多都是国外留学的学历,但是干不了活。加班吧不来说不过去,来了又干不了活,所以只能看着。这种现象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是也确实存在,尤其是中西部一些地区。

不过总的来说,近些年,客户是越来越专业了,也越来越不好忽悠了。另外相对来说,东部南部的客户,相对技术强一些,务实一些。中西部的,技术弱一些,裙带关系多一些。整体来看这些都在逐渐好转,另外这些年国企也开始招聘社会专家,薪资能突破和接近对标社会行情,这些都是十年前没有的变化。

嗯,还有很多写不完了,太多了,在飞机上抽空写点文字,就先写这点吧,飞机马上落地了。

大千世界,芸芸客户。总的来说,客户虽然技术不一定有厂商懂,但是在业务领域,那绝对是专家。所以我常说,客户并不是我的衣食父母,而是合作伙伴和老师,这样定位更准确。

和网安客户打交道,虽然有时候也会想耍点手段,但最终发现还是需要以诚相待才长久一些,毕竟安全无小事,你坑客户一次,失去了信任,客户永远就不会再给你机会。

最后祝我的客户们兔年安心、顺心!

# 人物志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