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数据安全系列十:也谈以数据为中心构建安全体系
2024-09-27 17:40:28
所属地 江西省

 本文主要谈谈个人对以数据为中心构建数据安全的理解,目前多数的安全厂商谈数据安全,言必称以数据为中心构建数据安全体系,但是其对于以数据为中心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网络安全的视角,下图就是目前多数厂商强调的以数据为中心的拓扑图:

1727429709_66f67c4d20593dfa9987d.png!small

其核心是强调数据位于整个防御体系的中心,从数据的视角往外看,有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硬件等等,想表达的外部的攻击突破的重重边界之后才能触达数据,本质上还是传统网络安全纵深防御的理念。

笔者认为的以数据为中心是站在数据的维度来看,主要包含两个维度;

一、第一个维度,是站在数据的视角往外看,数据访问的过程,当一个数据被访问时,其由内之外分别是载体、方法、逻辑、资产访问拓扑、身份。

1、载体:数据不可能虚空存在,那么他必然有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有可能是数据库、文档、PDF、大数据平台;

2、方法:访问某个数据命令,比如针对数据库中数据SQL语句,比如Select /Update等等,  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命令,比如:copy/dir/ del等

3、上下文逻辑:访问某个数据的命令上下文逻辑关系,是否符合访问这个数据正常的逻辑,比如我们SQL注入攻击,就是不允许的运行逻辑

4、资产访问拓扑:身份访问业务系统数据,业务系统之间数据访问整体复杂的拓扑关系;

5、身份:具体访问资产的身份,身份包含了多个要素,入:人、终端、账号、应用等等,共同构成了身体体系;

     上述是站在数据的视角来看数据本身,强调的数据本身,而不是操作系统、软硬件等等,于此对应的就是针对这些行为的数据安全管控手段,下面以产品维度来具象化谈载体、方法等安全,如:

1、载体安全:文档加密 本质上就是在载体维度保护数据内容安全

2、方法安全:数据库准入  本质上是控制一些高危风险的数据操作来保护数据,如:Drop语句;

3、逻辑安全:WAF、数据库防火墙、API网关  这些产品都会针对一些SQL注入行为、API的注入行为进行监测和管控,是实现对数据的保护

4、资产访问拓扑安全:这里主要是系统之间的访问管控、人员对于系统数据访问管控;

5、身份安全:传统网络安全的范畴,主要是针对身份的管控,实现身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那么我们在构建数据安全体系的时候,可以围绕前文说的载体、方法、逻辑、资产拓扑、身份进行构建。

二、第二个维度:以资产为中心的第二维度是从数据流动的视角来看,前文提及数据在安全的维度有流动性的特征,那么以数据为中心就要求,当数据流动到任何位置,安全防护就应该覆盖到该位置,但是从落地的视角来看,其困难重重,数据本身是为业务服务的,基于业务的需求我们需要看到数据、互相调用数据,最终数据流动至各个业务系统,每个业务系统又有不同的访问人员,前文提及的数据安全的另一个特性:易获得性,因此相比较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风险的暴露面是无限大,任何数据会从有序、无序最终到失控,这个是数据最终的宿命。从建设的角度来看,很难做到当数据流动到任何位置,安全防护就应该覆盖到该位置,那么回归本质看问题,我们需要做到的优先解决数据访问量最多的场景优先治理,比如现在API安全产品是数据安全防护的重点之一,核心是通过API接口访问数据是目前数据访问量最多的场景。

以上简单阐述的什么是以数据为中心,这和目前业界强调的以数据为中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也是笔者的一些个人思考,后一篇文章会谈谈分类分级。

# 网络安全 # 数据泄露 # 数据安全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