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几十块就能“开盒”,还能查祖上三代?
2024-06-14 15:59:37
所属地 上海

近期,网络上突然开始掀起一阵“人肉开盒”风波。明星、博主、素人无一幸免。

隐匿在此般恶劣行径背后的幕后黑手们无视法律、充满戾气。他们才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有哪里让他们不愉快,那么不好意思,马上“开”你没商量。

这个“开盒”,不同于古早的人肉搜索,并非简单的人肉你,曝光你的行为。而是会在网络上发动一群人,分工合作追踪、掌握受害者的所有社交账号、线下的一举一动,然后集体攻击、恐吓,对受害者进行阶段性的骚扰。

1718351823_666bf7cf51611405f5277.png!small?1718351824743

除了恐吓,开盒者还会让受害者“社死”。

根据他的信息拿到其家人、朋友、同学、同事、领导的联系方式,把对方在微博、知乎的个人言论,在电商平台买过的特殊用品,以及小网站的浏览记录,总之任何你能想到的“上不了台面”的黑料都会统统被他们公开发布出去。

看到这里你可能有点好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是有什么仇什么怨?其实不然,大多数时候,他们这样做,只是单纯的看别人不爽,想通过炫技自己的“黑客”手段,看人出丑从而获取到事成后的“刺激感”。

而让他们不爽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你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条评论。或者是单纯觉得你的头像不是他喜欢的风格,亦或者是觉得你的昵称取得不好听,再或者是他自己打游戏输了……种种这些都会让他们对陌生人产生出一股“无名火”,随之而来的就是又会有一批无辜的人惨遭开盒。

无辜主播、游戏玩家统统被开盒者锁定

某社交平台拥有百万级粉丝的主播桃子,从未在直播时露过脸,使用的账号名称也都是网名和虚拟形象,也从未在直播间提及过任何有关自己的身份信息。

可就在前段时间,她的所有隐私,突然被公开披露在一个“人肉开盒”的群里:她的手机号、姓名、户籍地、就读的学校、社保记录都被完整地罗列在一张表格中。

随后的几天里,桃子开始不断接到疯狂的骚扰电话。有时候深夜接起,对方不说话,只有缓慢的呼吸声。对此,桃子感到十分不安。

1718351841_666bf7e13d966873f2941.png!small?1718351842905

图源:央视新闻

桃子的事件,仅仅是近期杭州警方破获的上百起“网络开盒”案件的其中之一。被开盒的网红主播、博主受害者并不在少数。其他主播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被开盒后,他们除了接到这样的恐怖电话之外,还收到了大量匿名邮件。其中有一则邮件中是一段文字,里面配了8只眼睛的表情,让人不寒而栗。

1718351849_666bf7e99e30089df5e37.png!small?1718351851211

图源网络

这类为赚取流量而“开盒”别人的“开盒者”,通常有自己专门的小圈子。平时,他们会在各类社交平台上找寻“猎物”,还互相分享信息。对于他们来说,被“开盒”的人越有名,越能提升自己在网络上的热度。因此许多名人、网红博主都成了他们的目标。

那素人就100%安全吗?当然不是!

在最新一期的焦点访谈中,受害者小李也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很喜欢某款网络游戏,经常在网上发布视频,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

但某天,他突然收到了一位陌生网友发来的图片,图中标出了他的照片和家庭地址,手机号也被作为一个“教育热线”公布在网上。

1718351861_666bf7f5c35ec3ee933d6.png!small?1718351862802

图源:央视新闻

小李十分惶恐,日日担惊受怕,不知道对方下一步又会有何举动。果不其然,在他信息泄露后的一段时间内,他开始不断被各种电话、短信骚扰,白天晚上连续不停。不堪其扰的小李只能暂停使用这个号码。但对小李的骚扰并没有停止,有不明身份的人在他经常活动的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很多侮辱他的视频,并多次提到他喜欢的那款游戏。据小李猜测,这可能和之前自己的在玩游戏时和对方有所分歧有关。

有人可能觉得他们的行径很无厘头?觉得玩个游戏而已有必要吗?值得吗?对于这些人来说,值得。

主播桃子和游戏玩家小李的遭遇,只是无数被开盒者的缩影。而这其中,大部分的受害者都和桃子、小李一样,并不认识这些盗取、散布他们信息的“开盒者”,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开盒”。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说,没有经历过被开盒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有多可怕。

曾有“被开盒者”告诉记者,继他的家庭住址被人发布在网上后,他还陆续收到了一些陌生人寄来的不明物体,还有化学制品。

1718351905_666bf8212e488d15e4063.png!small?1718351906459

图源:央视新闻

甚至还有开盒者在曝光别人隐私后,会进一步设计更恶俗、猎奇的行动,吸引网民围观。一名“开盒者”在清明节时,去“被开盒者”家附近,焚烧对方的照片,并做成视频在网上发布。

1718351917_666bf82d02a53540c2fff.png!small?1718351918730

图源:新浪微博

对那些开盒者而言,用各种手段步步紧逼受害者,让他们近乎崩溃,在压力中选择投降,这或许就是他们想要的最终结果。

充满戾气的开盒挂人让人细思恐极

大数据时代无隐私,这句话早已经说烂了。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只有公众人物会有这样的被开盒风险,殊不知现在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别有用心的偷窥者。

这些偷窥者仅凭一个账号,就能立刻帮你查到你想要的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家庭地址,甚至是其父母和朋友的相关信息,征信报告、行为轨迹等等......只要你钱给到位,想要什么隐私信息,他们都能为你“双手奉上”。

“开盒挂人”这种新型的网络暴力给“被开盒者”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害。其暴力行为不仅在网络上,还会延续至现实生活中,给受害者造成更直接的伤害。

1718352009_666bf88982e46d667f53f.png!small?1718352011241

图源:央视新闻

对于这些开盒者来说,畸形的权力快感就像毒品一样,“上瘾者”需要不断寻找受害者来满足“嗜血”的欲望。无论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都逃不过他们的魔掌。

顾客只需给他们提供随便一点信息,他们就能轻松获取到“受害者”的几乎全部信息。

80块钱,帮你查手机号。再加点价,身份证号发给你。1000块钱,祖上三代姓甚名谁葬在哪里,他们都能查出来。换句话说,只要钱给到位,想要啥都好说。

1718357929_666c0fa9d4e35678580e8.png!small?1718357932188

图源:央视新闻

1718352032_666bf8a094c0ff3a083c1.png!small?1718352033636

1718352036_666bf8a44a56c5f657b4b.png!small?1718352038285

图片来源:北青深一度

要是你们没有矛盾,他们还能凭空帮你们创造一点矛盾。归根结底一句话,只要你购买他们的开盒服务,万事好商量。

1718352047_666bf8af41482619ee061.png!small?1718352049102

图源:央视新闻

这些开盒团伙贩卖的个人信息,全部来自他们背后庞大的数据库,无所不包,又精准的吓人。在这些数据库中,存储着大量公民的个人信息,可供人随时查询。这些库被通称为“社工库”,其实也就是黑产地下数据库,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最简单的操作方式就是拿账号去社工库进行检索。只要拥有被“开”者的社交账号,便可以对应获得其手机号查询到各类信息。

正是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才使得开盒已经酝酿成了一个几十亿级的灰色产业链。在这一链条上,我们的信息被反复出售、流通,随时成为害人的利器。

人肉开盒的作恶程度,并不亚于电信诈骗。两者都是利用信息泄露为漏洞,只不过最终目的不太一样而已,一个是劫财,另一个是精神伤害,但归根结底都是违法行为。

1718352069_666bf8c53aeb4af8b07cb.png!small?1718352073767

图源:央视新闻

放眼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都像是生活在一个个透明的玻璃房子里,餐厅的免费WiFi、小程序的注册登记、朋友圈的照片标注......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开端。

我们活在“大数据时代”,但大数据的重点不在“大”,而在于关联度。但凡有心之人对爬取的各种数据进行关联,就能精准识别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去。

比如,搜索软件知道你想知道什么,购物软件知道你需要什么,视频软件知道你喜欢看什么剧,社交软件知道你深夜与朋友聊些什么,金融软件知道你花了多少钱,打车软件又能知道你去了哪里……

当把这些痕迹串联起来后,曾经那些我们不以为然的东西突然就变得有点毛骨悚然了。如今窃取数据的手段早已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而我们,在别人眼中其实早就无所遁形。

这就像是我们在过去无意间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你不知道将来有一天会被人翻出来,对你做些什么。

因此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开盒的受害者。维护信息安全也显然不再是别人的事,而是和自身息息相关的事情。只有明确隐私泄露问题的严重性,并重视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自己。与此同时,开盒有关的整治行动已经开始,种种隐秘的隐私乱象,也是时候该“见见光”了。


参考资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1756042045049622&wfr=spider&for=pc

https://mp.weixin.qq.com/s/SyvoEefoctyvipqOZOtw3w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956233942290060&wfr=spider&for=pc

# 隐私泄露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