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差点让谷歌赔50亿,“无痕模式”真的无痕?
2024-04-23 17:25:16
所属地 上海

深夜,你躺在床上,盖好被子,解锁手机,打开了谷歌浏览器,一键开启无痕模式,准备安心地浏览一些视频内容,比如......糖醋小排的正确做法。你轻轻地看完,轻轻地关闭浏览器,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自以为打开了这个“无痕模式”就能够彻底摆脱各种网站的大数据追踪,从而避免自己的隐私信息和使用习惯泄露。

的确,提到无痕浏览,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开启之后浏览的内容不会其他人知道,同时设备里的信息也必然是安全的,不会出现被人非法收集的情况。

然而,就是这个人们自以为很“安全”的无痕模式,险些让谷歌损失50亿!

1713864175_66277def0a6dfe517221f.jpeg!small?1713864175889

今年4月初,一则有关“谷歌浏览器无痕模式收集用户数据,或面临50亿美元赔偿金”的新闻登上热搜。

据外媒报道,这起事件最初于 2020 年 6 月由三名谷歌用户提起,他们指控谷歌及其母公司 Alphabet 在用户使用 Chrome 浏览器的无痕模式时,仍然会使用 Google Analytics、Google Ad Manager 等技术监控手段追踪并收集用户的浏览记录。原告认为,这种行为违反了联邦窃听法和加州隐私法,并要求谷歌赔偿每位受害者至少 5000 美元的损失。该诉讼可能涉及数百万名谷歌用户,因此赔偿金额可能高达 50 亿美元。

而此次为了结这起集体诉讼案,谷歌方面同意删除通过 Chrome 浏览器“无痕模式”下收集的用户数据。同时,和解协议不包括对 Chrome 浏览器用户的损害赔偿,但个人可以选择提起自己的诉讼。

谷歌表示,除了销毁这些不当收集的“数十亿个数据点”,后续还将更新 "隐身" 模式的措辞,并在使用该功能时默认禁用第三方 Cookie。据悉,谷歌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完全禁用 Cookie。

网页“无痕模式”并非真的无痕

其实用户之所以认为无痕模式是安全的,和它这个极具误导性的名字有很大关系,很容易让人觉得打开了这个无痕模式之后,就能在互联网上彻底隐身。

但实际上无论是实时的网络监控还是IP地址追踪,这种无痕模式的防控能力都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就比如网页Cookies,无痕模式对它的保护就非常有限,仅仅是禁用了网页使用的持久性 Cookies。这是网页Cookies的其中一种,通常用于存储需要长期保持的用户偏好、登录状态信息、购物车内容等。

无痕模式禁用持久性 Cookies的做法的确能够避免某些广告商横跨多个网站来收集用户的信息,也能防止用户在公用电脑上使用完浏览器后,被后续使用这个同个设备的人窃取信息。

1713865409_662782c1f345485770339.png!small?1713865412361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无痕模式并不能阻止单个网页在用户使用无痕模式这段时间里,实时追踪用户的行为。

因为无痕模式并没有禁止网页使用另一种临时 Cookies,而是采用了 “ 即用即毁 ” 的策略。这些临时 Cookies 会被用来存储游戏得分、临时搜索关键词、已浏览的产品列表等临时行数据,确保网页能够正常使用。虽然一旦用户关闭无痕窗口或退出无痕模式,这些临时 Cookies 就会被销毁。但是并不妨碍网站在它们还没被销毁的时候,利用它们来收集用户信息。

除了Cookies 之外,网页服务器还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器指纹、HTML5 本地存储等等方式来追踪用户。

1713864188_66277dfcec0faf62037e2.png!small?1713864190583

虽然这些方式在无痕模式下可能受到一定限制,但即便如此他们依旧能够用来记录用户的浏览轨迹和行为偏好。加上无痕模式并不隐藏用户的 IP 地址,服务器端还是可以识别用户的大致地理位置和网络提供商。

看到这里有人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不忍惊呼货不对板!“无痕”原来不是真的无痕,说好的“无痕”呢?

事实上用户在无痕模式下打开网页,在浏览器控制台的活动监控里,仍然能看到谷歌的两项行为分析功能Google Ads、Google Analytics仍在运行中。

1713864244_66277e34b92dcfed57a8a.png!small?1713864246322

1713864251_66277e3b7008a95f0d3e7.png!small?1713864253483

1713864256_66277e400e534cff8b678.png!small?1713864257319

其中,Google Ads为网站所有者接入广告平台,使用谷歌提供的广告数据追踪等服务。Google Analytics可以理解为谷歌版本的站长工具,可以分析自家网站的流量等数据。而用户即使开着无痕模式,使用这两项服务的网站仍然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精准投放定制化的广告。

由此,再结合前面收集到的各种用户行为数据,要真的像追踪到用户信息想来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可以说分析出访问者的偏好,以及其不会抗拒哪种类型的广告也是可实现的。

事实上不少网站也确实这么干了,其中就包括这次的谷歌。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谷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他们需要收集精准的用户画像来提高广告推送的精度,以此提高自家广告业务的收入。

那么现在我们退回到最初讨论的“无痕浏览”详情介绍页面看看:

1713864308_66277e74d662a65163524.png!small?1713864310100

从最开始,网页浏览器中所谓的无痕模式就和我们想象中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无痕模式“无痕”的对象,事实上只是和你使用同一台设备的人。比如,你用了父母的手机搜索了一下某个资料,但并不想被其看到你的搜索记录。仅此而已。

但用户实际想要的“无痕”的对象,事实上是网站、老板、学校、运营商等等这些第三方。但很遗憾,这些全部都被赫然列在了介绍详情页里,恰好是无痕模式不能屏蔽的对象。

当然,不仅仅是谷歌,几乎所有主流的浏览器,提供的类似功能,都不能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

那么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想要最大程度的保护隐私,并不能完全依赖无痕模式,而是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比如避免在不信任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或敏感数据;以及在使用网站前阅读网站的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了解它们如何收集、使用和共享你的数据,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相关设置。至于其他的,只能平常心对待。毕竟想要谷歌等企业放弃这部分高额的广告收益是不现实的。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4493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5175225499751360&wfr=spider&for=pc

# 信息安全 # 谷歌 Chrome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