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腾讯丁珂:开放“腾讯级”云原生安全能力,打赢云上安全保卫战
2020-09-15 10:59:40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发展迅猛,为社会经济注入全新动能,产业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助力日益加速。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所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在9月11日举行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CSS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产业专场上,腾讯副总裁丁珂发表了题为《打赢云上安全保卫战,普惠产业稳固发展》的主旨演讲。

丁珂指出,云已经成为安全攻防的主战场,而上云是应对数字时代安全问题的“最优解”。云原生安全具备开箱即用、弹性、自适应、全生命周期防护等显著优势。腾讯安全围绕安全治理、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计算安全、网络安全五个层面搭建了完备的云原生安全防护体系,将云原生的安全产品开放给腾讯云上的客户,让每一位客户都能使用腾讯级的安全产品。

一方面,腾讯依托云原生安全思路,构建和云完全适配的原生安全产品架构,既可以有效的保障云平台自身安全;另一方面,腾讯也持续在云上为租户提供原生的安全防护产品,如云SOC、云 Waf、云防火墙等。客户上云后,可以自选符合业务需要的安全产品,一键开合、按需索取、按量付费,显著降低安全部署的成本,消除安全运营门槛、提升整体的安全水位。此外,腾讯安全还面向生态伙伴开放云原生安全相关的技术储备,推动云上安全理念在产业中的技术探索和实践落地。

“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我们走出了新的规范,树立了新安全样板”,丁珂表示,未来的企业将与云平台形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推进云上安全建设。腾讯安全搭建了产业链协同的生态平台,愿与生态伙伴们能力、优势互补,一起构建“安全的云”, 共同提供更适合云上客户需求的安全防护产品,普惠产业稳固发展。

以下为腾讯副总裁丁珂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线上观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CSS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今年的CSS和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合并在一起,在云端举办。往年线下举办的峰会,极限也就容纳几万人,现在得益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云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突破了这个极限,可以几十万人在线开会。

云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载体,开放、便捷、多样和高性价比的特性,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提升生产力。但云的普及,也会带来不少新问题、新挑战。

首先,云上安全威胁的规模快速扩大。从2018年到2019年,以国内各大公有云为目标的网络攻击明显上升,年均增长200%以上。一方面,5G、物联网、AI、云计算的普遍应用,使企业的数字化环境日益复杂,显著增加攻击面。另一方面,云上安全威胁比例持续增高。腾讯安全的情报数据显示,以云资源作为攻击源的比例,占到国内所有攻击源的45.55%,约2/3的网络DDoS攻击事件都以云平台IP作为攻击目标。

其次,云上安全威胁的破坏力在增长。在黑灰产向云上迁移的过程中,AI技术逐步代替了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作。如通过DeepFake 自动生成换脸⾊情视频、训练验证码自动识别引擎、拟人化自动化攻击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黑灰产对探测和利用漏洞的周期变短,受攻击方应对威胁的时间窗口变得非常窄。

第三,黑灰产也在通过公有云,不断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他们将攻击的服务器部署在云上,攻击强度和密度变得非常大,甚至还能够利用公有云自身的安全能力去和传统安全厂商对抗。据统计,对公有云目标的攻击中,有近35%从公有云平台发起。

毫无疑问,云已经成为安全攻防的“主战场”

近几年,中国网络安全总支出增速保持在18%左右。而我国云安全市场,从2016年开始增速就持续高于40%,远超过网安市场的大盘增速。这说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大家都意识到了云上安全的重要性,也愿意为安全建设投入成本。

但我们也需要认清一个事实:大多数企业安全体系的完备程度,相比数字化的发展速度,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不能简单的把安全寄希望于一笔预算的投入,而是应该系统性地重新思考安全的战略定位,选择恰当的路径和手段,找到解决安全风险的“最优解”。

解决目前安全思维和部署上的差距,有几个关键的路径。

一个是“安全左移”。思维上的左移,要从企业的宏观视角,把安全当做企业的CEO一把手工程来关注。流程上的左移,要在生产流程中把安全前置。

第二,是要“减少攻击面”,通过AI和大数据来提前发现和处置异常,降低高风险环节的权限,降低风险概率。对于重要的数据资产,主动控制资产暴露的时间窗口和空间位置,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

第三,要加强“供应链安全”。大型企业或者政府对于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都很高,攻击者就开始通过供应链第三方潜入系统发动攻击。要将产业链相关方置于同样的安全框架、标准和监管之下,或者纳入到同一个防御体系中。

但是,要做到以上三个方面,难度太大了。对于多数客户来说,采购安全设备、投入技术研发、招聘专家的成本负担很高,从零开始自建防御体系也不现实,怎么办呢?

我认为,上云是应对数字时代安全问题的“最优解”,应该用云的方法,去解决云上的安全问题。

依托云原生安全思路,构建和云完全适配的原生安全产品架构,既可以有效的保障云平台自身安全,也能让云上租户按需索取、按量付费,有效降低安全运营门槛、提升整体的安全水位。

云原生安全具备开箱即用、弹性、自适应、全生命周期防护等显著优势。

开箱即用,能够让云上安全产品模块化、敏捷化和傻瓜化。云上租户配置安全产品的成本大幅降低,其兼容性和灵活性会更好。

举个例子。在抗疫期间,小程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防控、线上购物、出行预约等等都通过小程序完成。受疫情影响,不少小程序要在5-7天的极限时间内完成开发,还要满足极其严苛的安全标准。特别是政务类小程序,涉及大量用户隐私信息,不容有失。我们推出了一套小程序“微应急”安全防护方案,客户通过云端操作,就可以直接部署。电商小程序可以一键打开营销风控服务,有效抵御羊毛党,将生活必需品、抗疫必需品送到真正的用户手中。政务小程序可以一键加强数据安全审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关键保护。

“弹性”和“自适应”,指的是安全能力伴随业务的变化而弹性增长,既能扛得住高强度攻击,也能在平稳期释放多余的计算能力,降低企业成本。

从今年2月份开始,腾讯会议用户量暴增,上线两个月就突破千万日活,8天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100天内迭代超过20个版本。一旦安全防护能力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业务就会处于“不设防”状态。腾讯安全基于云原生的安全防护思路,提供了外部合规治理、内部基础防护、业务安全、情报监测和应急响应等完整的保障体系,确保千万用户安全。

全生命周期防护,能够确保云上业务从出生到消亡,拥有全面、持续的安全防护。

6月24日,首届“云端”举办的广交会圆满落幕,两万六千多家企业“云上”参展,连续10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向全球展示180多万件商品。我们结合广交会的安全场景和业务特性,打造了一套量身定制的安全防护体系,让广交会线上系统拥有原生的安全能力。重保前,提供业务风险分析、防护策略优化、合规基线配置等服务;重保中,提供安全监测、应急响应、安全值守等服务。全程部署了云防火墙、DDoS防护、漏洞扫描、主机安全等原生安全产品。最终,这套安全防护体系拦截各类攻击超百万次,确保广交会0安全风险,0安全事故。

这些,都是云原生安全的价值所在。未来的企业,将与云平台形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推进云上安全建设,解决所有安全问题。

为了更好的应对数字化带来的云上安全问题,腾讯安全一直在进行云原生安全建设。我们主要围绕安全治理、数据安全、应用安全、计算安全和网络安全五个层面,搭建云原生安全防护体系。不仅用于腾讯云本身的安全建设,还将云原生的安全产品开放给腾讯云上的客户,让每一位客户都能使用腾讯级的安全产品。

在云安全方面,腾讯已经取得了1500多项技术专利,位列行业第一。今年上半年,我们在云基础安全和云业务安全上的能力,获得了Gartner、Forrester、IDC、Sullivan等国际权威安全机构的认可。我们还获得了德国、韩国、新加坡、美国、欧盟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最高安全资质认证,守护腾讯云超过百万的客户。作为行业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我们走出了新的规范,树立了新安全样板。

我们希望能够依托云原生安全,显著降低安全建设成本,让企业“用得起”;降低安全产品的使用门槛,让企业“用得上”;提高安全防护的效果,让企业“用得安心”。

云原生安全实践,需要生态协同。腾讯也搭建了产业链协同的生态平台,与伙伴们能力优势互补,一起构建“安全的云”,共同提供更适合云上客户需求的安全防护产品,普惠产业稳固发展。

谢谢大家。

# 资讯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