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浅谈终端环境感知及在零信任下的应用
权说安全 2023-09-25 10:17:05 200186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复杂化,企业和组织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传统的网络安全模型已经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的安全方法通常依赖于边界防御和固定的信任模式,然而,这些方法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威胁时显得力不从心。恶意行为者不断寻找新的途径来绕过传统防御,因此,确保终端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终端安全作为零信任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终端环境感知通过对自身环境的实时监控和分析,能更好的保护设备和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免受安全威胁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的终端安全方法,终端环境感知凭借着多个维度的终端环境分析、实时动态的风险评估、丰富的终端安全策略、有效的访问控制权限,可以为零信任架构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基础。

一、终端环境感知的优势

终端环境感知是指终端设备(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等)具备对其自身环境的实时感知和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保护设备和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免受安全威胁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终端安全检测方法,终端环境感知具有很多优势:

多维度检测和防御

终端环境感知能够实时监测终端设备的安全状态、网络流量、应用行为、物理环境等,从而更准确地检测和识别潜在的威胁,如恶意软件、系统漏洞、异常行为等。同时配合后台的安全策略,能将检测到的实时信息进行分析、上报和预警。

自适应的安全策略

基于对终端环境的感知以及对用户的实时行为进行分析,安全策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针对于不同敏感程度的终端分组,可以对终端策略进行个性化定制,这种自适应性可以更好地平衡安全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防止过分管控和限制。

提前防御未知威胁

传统的安全方法往往依赖于先前的威胁数据库,基于已知的威胁模式进行防御,比如对现有漏洞、弱口令、系统配置的扫描,已知病毒的检测等,而终端环境感知通过实时检测,动态监控,可以更快地响应未知的、新型的威胁。

终端设备信息整合

终端环境感知可以整合不同终端设备上的安全信息,从而提供更全面的安全态势。例如,如果一个网络中的多个设备都受到同一威胁的影响,这些设备可以共享信息并采取协同的防御措施。

二、终端环境感知的端侧检测方法

要实现终端设备的多维度感知,可配合后台个性化的终端策略,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状态、应用行为、敏感行为以及外设使用等情况,可以更精准地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方法有助于构建更强大、智能的终端环境感知体系,从而更好地保护终端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Ø 系统风险感知:

系统漏洞: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对终端系统进行定期扫描,同时定期更新漏洞库信息,及时识别并修补已知漏洞。

病毒库状态:开启病毒库实时扫描动作,监控病毒库版本是否为最新,风险行为实时预警。

弱口令扫描:通过后台配置的弱口令数据库,扫描系统账号存在的弱口令情况。

防火墙状态:监测终端防火墙的开启状态,确保防火墙正常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系统合规基线:设定终端的合规基线,检查系统是否符合基线要求,包括安全设置、服务配置等。

Ø 应用风险感知:

应用黑白名单:根据策略配置终端的应用白名单和黑名单,阻止或允许特定应用的安装和运行。

敏感应用配置: 检查敏感应用的配置,确保其符合安全策略,不容易被滥用。例如,加密软件的配置等。

防病毒软件状态:监测终端上的防病毒软件状态,确保其实时更新并开启。

Ø 敏感行为监控:

系统进程行为:实时监控终端的进程活动,识别异常进程的启动或异常行为。

网络访问:监测终端的网络连接,识别不寻常的网络活动,如大量的数据传输等。

异常登录情况:分析登录活动,检测异常的登录时间、IP 地址、地点等情况。

Ø 外设环境感知:

USB设备监测: 实时监测USB设备的插拔情况,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连接。

打印机使用:监测打印机的使用情况,审计操作,防止机密信息的泄露。

摄像头监控:检测摄像头的使用,防止恶意应用或攻击者未经授权地访问摄像头。


以上只是描述了一部分终端环境感知的端侧检测方法,还有诸如对系统文件的监控、系统服务运行情况、违规端口的扫描等,都可以辅助其进行识别和监控。同时,不同的终端需要使用的方法也略有差异,需要大家酌情考虑。

三、零信任架构下的终端环境感知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阐述了终端环境感知的端侧检测方法,那么结合时下的零信任架构,我们该怎么融合呢?零信任架构的核心思想是:永不信任,持续验证,在我们上面提到的模块中我们需要对终端进行绑定、数据采集、信息整合、信息上传等操作,在这些步骤我们均可以改造:

Ø 可信环境检测:

利用终端环境感知方法,对终端环境基础安全风险及系统安全风险进行扫描检测,在满足基本安全要求才允许接入平台。零信任则对终端的使用情况进行自动识别,能够有效阻断风险终端的访问行为,防止风险引入到内部网络中。后期实时动态的监控系统环境及用户行为,根据后台策略个性化为用户提供服务,更能满足安全需求。

Ø 终端绑定与接入:

零信任架构提供终端的绑定策略,防止不合法的终端访问业务系统。但在零信任体系中,对于需要接入的用户身份仅能通过账密登陆和反复认证进行校验,而在终端信任评估系统中,可以通过终端赋予的使用者生物识别信息与设备绑定,确保使用者身份全链路可信。

Ø 终端安全强化:

终端环境感知能确保单一终端的环境安全,但是在网络接入外部环境时,缺少与实际使用场景结合。零信任可以在终端接入外部环境时,提供更多的外部环境评估和验证。同时如果过高的终端权限管控,也会影响使用者的终端使用效率,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结合零信任架构下的安全空间,可以完美解决安全与效率不可兼得的问题。

四、终端环境感知的未来展望

Ø 终端环境感知系统本身健壮性

隐私问题(需要收集和分析设备上的大量数据)、性能开销(实时监测可能消耗设备资源)、安全性(感知系统本身需要受到保护,以免成为攻击者的目标)等现在问题可能困扰着这一设计,未来可以采用匿名化处理和数据加密技术解决此类问题。

Ø 多模态数据分析智能化:

未来的终端环境感知可能会整合多种数据源,如声音、图像等,以获取更全面的设备状态信息。随着智能化脚步的加快,终端环境感知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学习和适应新的威胁模式,不断提升检测准确性。

Ø 多系统多领域支持:

随着系统的多样化,平台多元化;未来的终端环境感知将应用到如IoT等更多领域。但是在零信任的加持下,针对终端统一管理和行为监控,会使得终端安全更加触手可得。


结语

终端环境感知作为零信任架构的重要支柱,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全面、智能的安全防护手段,能够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威胁环境。通过实时感知、多维度分析和智能响应,终端环境感知能够为各类组织和企业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安全基石。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我们有理由相信终端环境感知将不断升级和完善,为构建更加安全的数字世界提供持续的助力。从个人用户到大型企业,每个人都会因其所带来的保护和信任而受益。



# 终端安全
本文为 权说安全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权说安全 LV.7
易安联技术分享平台,专注零信任安全领域,欢迎交流~指路微信公众号【权说安全】
  • 86 文章数
  • 48 关注者
零信任赋能社交化办公: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暴露面收敛与安全升级
2025-03-31
AI驱动零信任:从人机信任到智能信任的跨越
2025-03-17
论AI与鸭血粉丝汤: 一场美味的“数据烹饪”之旅
2025-03-03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