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消费金融发展迅猛 三大风险亟待破局
2020-03-30 10:39:40

2018年7月,某互联网金融公司员工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来上海5年,一夜归零,所有的积蓄为网贷交了学费”。

据融360数据显示,从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11月13日,全国有841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问题。截至2018年11月,正常运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仅剩1109家,而在2017年这个数字1931家。

作为普惠金融的创新,互联网金融成立的初衷是让每个人都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给用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随着监管加强,违法违规互联网金融平台陆续的市场出清,互联网金融全面收缩,而由此发掘出消费金融潜力却获得监管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银行和互联网公司纷纷发力消费金融

2018年8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的金融需求。

undefined

就在通知发布前的几天,一个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一则标注为“中国平安”的促销短信,并评论“这是要吓我嘛”。这则促销短信上显示,该网友获得161,200万的平安消费贷专项额。虽然这则促销短信署错金额单位,却掩饰不住银行扩大消费金融服务的急不可耐。

undefined

不只是平安银行,招商、光大等多家银行通过多个互联网渠道推销自己的消费金融产品,这一系列营销获客的背后是银行向消费金融市场的全面出击。

瞄准消费金融的不仅是银行系,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布局。

2018年12月,北京某小区门口有摊主运来一卡车白菜,拉出“不要钱白菜”横幅。这背后是蚂蚁金服消费金融产品的促销——使用“花呗”购物的用户,能够享受数额不等的红包。大批未申请办理过***、消费贷的中老年用户在免费白菜的诱导下,主动开通了“花呗”服务。据了解,本轮推广中蚂蚁金服将发放15亿元的红包,以进一步拓展“花呗”服务的应用规模。

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金融机构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82329.35亿元,同比增速达28.14%,是金融机构其他各类贷款增速的2.3倍。2018年上半年主要上市银行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约27.8%,高于全部零售贷款增幅11个百分点;消费贷款占零售贷款比重为27.78%,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万亿级市场背后的三大风险

随着国家对普惠金融领域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行为的多元化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金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网贷、***、消费贷、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等各类消费金融产品不断涌现,银行、互联网、电商公司等服务主体纷纷布局。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7年我国消费金融的放贷规模达到了4.4万亿元。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 年消费信贷总市场规模将达到4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

消费金融在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增值服务的同时,也暴露出过度授信、多头借贷、违约率高、贷后风险管控脆弱等现象。由于消费金融面向的人群中70%-80%的是没有征信记录的“白户”,如何判断这部分人的信用、控制这些风险是消费金融亟须攻克的行业难点。再有欺诈成本较低,身份冒用、恶意骗贷、薅羊毛等欺诈手段层出不穷,消费金融成为欺诈分子的攻击的重要对象,平台坏账率居高不下。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80.98亿元,环比增长16.43%,占***应偿信贷余额的1.34%。而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76.89亿元,8年期间***逾期增长了11倍。违约案数量的不断上升,给金融服务主体和管理部门带来新挑战。

undefined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洞悉消费金融的风险点才能够有效做好管控。综合来看,消费金融主要面临以下三类风险:

欺诈风险:消费金融领域不仅出现伪造信息、恶意骗贷、多头借贷现象,还存在用户被中介欺骗开通消费金融的情况。并且滋生出一批欺诈团伙,利用各类非法手段薅取平台优惠服务,这不仅扰乱了平台正常运营和获客,更给平台带来巨大资金损失。

信用风险:信用评估是有效避免用户违约的衡量标准。如果一个人信用状况良好,则对应的违约概率非常低,反之亦然。由于国家消费信用体系不够健全,个人信用意识偏弱,消费金融机构需要有一套科学精确有实效的信用评估体系来提升信用管理水平。

合规风险:合规是消费金融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稳健经营的关键。首先做到合规,然后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消费。金融机构必须坚决落实国家和监管的政策部署和各项要求,走一条稳健持续发展的道路。

金融科技是消费金融反欺诈、授信、营销与运营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费金融风险破局的“利器”是金融科技。

通过全链路安全技术、智能风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减少或消灭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可能发生风险的事件,降低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为消费金融保驾护航。同时,更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帮助消费金融机构更精准获客,进一步拓展产品服务模式和业务范围。

undefined

全链路安全技术发现欺诈用户和恶意操作,将风险制止于发生前。基于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唯一性和在一定时期内不变的稳定性,如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特征,对身份进行可靠性验证,有效识别高风险,防止身份冒用、欺诈等。再辅助以信贷记录、失信黑名单等各渠道大数据,有效地核实用户实人身份,交叉验证用户的真实性。

智能风控是消费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用户各方面的信息,运用算法等手段,将数据进行广度、深度和实效性的整理、整合、分析,勾画出用户画像,透析出用户关联网络,从而对用户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资金实力等进行较准确的评估,给出合理的授信额度,让风险评估更具实效。同时,持续关注信贷发放后客户的还款能力,对还款有威胁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预警催收,减少逾期率、降低坏账率。

顶象Dinsight风控引擎是消费金融智能风控的代表产品。它集监测、验证、数据、策略一体的顶象为例,提供业务全生命周期的实时反欺诈、大数据信用风控和毫秒级实时决策,可有效防范资产损失,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提升消费金融风控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海量的大数据收集、分析,挖掘出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及运行规律,利用抽象的概念分析存在问题或风险,计算推演出减轻、防范问题或风险的对策过程,并形成一套体系化的策略或规则集,从而搭建基于本地业务特点的智能风控系统,构建不同业务场景的反欺诈模型和授信模型等。再利用关联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模型进行多维度的训练,构建性能监控与自迭代的机制,从而提升风控效果和服务能力。

顶象Xintell就是一款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典型产品。通过关联网络和深度学习技术,结合Hadoop生态和自研组件,将复杂的数据处理、挖掘、机器学习过程标准化,让稍加培训的普通业务人员,用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够独立完成建模过程,并能够根据时间变化进行动态升级与优化,极大降低建模门槛。

助力消费金融 维护金融秩序

2018年,国务院分别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其中《实施方案》特别提到“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undefined

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利的政策条件,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消费金融促进消费经济的发展将迎来机遇期。在这场消费金融的浪潮下,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互联网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产业公司等都在不断加大对消费金融的布局,电商、旅游、教育、家装、汽车等在内的各种垂直消费金融场景不断涌现。

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消费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核心竞争力。金融科技不仅帮助消费金融做好风险管控,有效降低坏账率,防止造成大范围失信违约,更可以为消费金融提供从政策、产品设计、营销、风控体系、审批、账户管理等各个方面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将进一步助推消费金融普惠化,对维护金融秩序、构建诚信社会有良好推动作用。


# 银行 # 互联网金融 # 网贷 # 金融科技安全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