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倒霉!互联网黑客转行区块链攻击交易所,币圈:丢币就是丢命啊!
2018-07-15 20:30:40

“互联网发生安全事故丢失的是信心,币圈安全事故丢的可能是命了。”

自互联网始,黑客存在久矣。

然后,颠覆互联网的区块链来了,黑客也随之降临。


Clipboard Image.png

分裂以太坊,门头沟事件,BTER失窃……每一次币圈事故背后都能瞧见他们身影出没。

与互联网的森严法治不同,币圈黑客游走在规章的模糊边界,无人约束。每年上亿美元赃款落入黑客腰包。

这是与古典互联网截然不同的奇异景观。


Clipboard Image.png

“互联网发生安全事故丢失的是信心,币圈安全事故丢的可能是命了。”一位区块链安全人士表示。

利益之下,黑客肆掠,币圈无人幸免。区块链的头顶上,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

一场悄无声息的迁徙

古典互联网黑客正在往币圈大规模迁徙。


Clipboard Image.png

“正是区块链技术创新造就了这群黑客。”BYSEC.IO创始人,“区块链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代码和钱画上了等号。”

互联网和币圈是截然不同两个世界。

“对于互联网安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丢失的是信心,但是用户是健忘的。可对于数字货币交易所、钱包而言,丢失的就不仅仅是信心了,可能就是丢命了,是等同于法币资产的身家性命。”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Clipboard Image.png

在黑客攻击后倒闭的项目不绝如缕。门头沟事件(2014年2月,黑客从Mt.Gox盗取用户近75万枚比特币及交易所10万枚比特币)直接导致彼时世界第一大交易所Mt.Gox申请破产。

币圈是一块无人管的戈壁地。在币圈尚无明确法律监管的情况下,这些黑客攻城掠地,侵占一座又一座城池。

将攻击分为两种:一种是链上攻击,例如像BTG双花攻击。技术门槛高,攻击者对区块链技术有一定研究;一种是链下服务攻击,比如对交易所、钱包的攻击。


Clipboard Image.png

币圈黑客目前的操作方式大部分属于后者。即是说,黑客仍然用着传统互联网的方法在币圈兴风作浪。

“密钥和钱包的安全是区块链安全1.0的重心,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安全2.0的重心。但是目前大多数黑客事件还是使用传统攻击手段。”长亭科技区块链安全研究员KK表示。

古典互联网黑客转行币圈,根本不需要学习成本,所要只是一个瞬念。


Clipboard Image.png

币圈黑客已经将触角伸向区块链全产业链。

无论是矿池、钱包、交易所还是公链,甚至是用户的打印机、摄像头,都有被黑客袭击的可能。


Clipboard Image.png

例如,对于矿池来说,黑客直接攻击矿池,设法获取矿池网站的管理员权限,然后将矿池里额虚拟货币转移至自己帐户。

此外,黑客还能黑进用户的物联网设备,偷设备上的算力,当用户发现设备的耗电量增加、网络流量出现异样,事实上其中是黑客在暗地里挖矿,但用户根本不会发现。


Clipboard Image.png

就这样,币圈每年上亿美金的虚拟货币流入黑客口袋。

黑白边缘

KK发现,自今年年初,开始做区块链或者转型区块链的安全公司多了起来。

近日,BYSEC团队也忙于不断见新的投资人。

Clipboard Image.png

币圈白帽子势力正在扩张。白帽子,即正面的黑客,可以识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不去恶意利用,而是公布漏洞。

这是刀锋上的生意。技术的价值在币圈被无限发大。

称,“在安全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情况下,很多公司趁火打劫”。


Clipboard Image.png

很多安全公司奔着赚钱来的。透露,在传统互联网行业,代码审计按万行收费,平均一行代码1元至10元,而在区块链行业,代码审计费最高上万元。

区块链,碰撞出技术火花,同时也是一座富饶金矿。

“区块链行业里的白帽子非常缺乏,因为安全其本身还是一个服务性的东西,跟黑帽的利益驱动相比,白帽更多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去做。”KK称,相对黑帽来说,区块链白帽阵营还是太小了。

Clipboard Image.png

与此对照的是源源不断涌入币圈的黑客团队。

“未来一定会有更多黑客涌入区块链。”称,最近耳闻,区块链早已变成黑客眼中最肥的肉。

这是一场力量相差悬殊的竞争。

现行的技术和手段,加上区块链去中心化、匿名的特点,黑客的行踪很难被追溯。

而法律监管的缺失,更让这群币圈黑客肆意妄为。


Clipboard Image.png

白帽子却常常陷入误解的疑云。

让最受挫的是大众对黑客认知的缺失。很多区块链公司对黑帽和白帽没有清晰认知,“大家都觉得黑客是不分黑白的,只要你找上门就是坏的。事实上白帽被称为道德黑客,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很多人在大互联网公司领着百万年薪,但还是愿意不相识公司提出漏洞”。


Clipboard Image.png

充满悖谬的是,监守自盗在事情经常在安全领域上演。有黑客伪装白帽子,获取内部信息后发起攻击。

慢雾科技联合创始人余弦曾表示,自己在招人时第一考虑的是价值观,然后才是其他,“在自我约束这方面,我们非常严肃”。

“守正出奇”,余弦称,黑客这个身份,自带奇,但得守正。


Clipboard Image.png

与此同时,白帽子只有把自己设身为黑客,去模拟攻击,才能发现漏洞。“以攻促防,只有了解攻击者的手法与心理还有这个群体的生存模式,才能真正做好防御。”余弦介绍。

称,而今很多区块链公司只有运营团队,没有技术团队。觉得成熟的区块链项目应该设有独立的安全部门。

“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事,还是意识层面的。” 称。

“意识安全比技术安全还要重要。”KK也表示认同。


Clipboard Image.png

KK发现,2014年,BTER交易所发生失窃事件,源于BTERCEO韩林被黑客分析,而其个人密码恰好是BTER交易所里很关键的密码。

“不论你各个层面的安全防御技术做得再好,如果你人的防御意识出现问题,所有防御都是泡汤的。” KK介绍。

每个行业的兴起,安全都不会得到重视。被黑客教育很多次后,行业才会重视。所以,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更是意识的迭代。


Clipboard Image.png

一边是不断涌入币圈的黑客,掌握最顶级的资源,使用最豪华的设备,一边是势单力薄的白帽团队,苦苦挣扎却不被重视。

两人争分夺秒竞争,谁发现那个漏洞。现在看来,最后胜利的往往是黑客。

一场相差悬殊的竞赛

“没有不被攻击过的交易所。”称,绝大多数交易所被攻击后,常常装作维护状态,其实是“打破牙齿往肚子里吞”。

黑客阴霾笼罩每个人头顶。


Clipboard Image.png

黑客思维缜密、耐力过人、行动迅捷,无人知晓黑客是单独作战还是团队作业。同时,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受难者。

据KK观察,在门头沟事件发生的三年前,即2011年,黑客早已种下一颗木马。

Mt.Gox团队在浏览其他网站时,将木马程序下载至本地,木马程序自动搜索存放钱包密钥的文件。

木马悄悄潜伏在Mt.Gox服务器里,导致钱包的密钥文件被攻击者拿到。


Clipboard Image.png

攻击者十分狡猾,没有立即转走大笔交易,而是用了接近三年时间,将币一点点转出来。

当Mt.Gox发现问题时已经晚了,虚拟货币早已不知何处。

区块链2.0时代来临,黑客随之升级了策略。

基于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都是公开的。大家在使用之前都能看到该智能合约背后的代码,所以理论上每个人都能确认智能合约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Clipboard Image.png

这同时也带来一件坏事,智能合约一旦发布就不能修改。所以在发布之前没能做好合约升级,加上上线后很难更新迭代。

项目方在上线之后才发现问题,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晚了——黑客早已对漏洞发起猛烈攻击。

黑客推动一个行业的进步,也足以毁灭一个行业。

“区块链太脆弱了”, KK称,“如果安全做得不好的话,非常打击人们对新技术的信心。”

黑客每次大捷过后,又一场狂欢已经开始了。


Clipboard Image.png

“黑客就像非洲的雇佣军,为钱服务。谁有钱就去不断发起进攻。“表示。

门头沟事件之后,比特币跌幅逾36%。

再出现像门头沟这样的一次黑客攻击足矣让比特币再次萎靡数年。

追逐财富的黑客可不管这些。毕竟,他们还能窜入下一领地或者回到互联网,寻找新的宝地。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灰产特工   (ID:huichantegong),深度揭秘互联网灰色产业,实战分享最新赚钱项目!

# 黑客 # 互联网安全 # 区块链 # 灰色产业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