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99+
聊聊推特的“内鬼”事件,企业如何防“内鬼”?
木木非 2020-08-12 13:24:35 460334

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十年卧底,白云苍狗,《无间道》那句经典台词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而现实生活中也潜藏着、上演着《无间道》的“内鬼”剧情。本期话题讨论围绕企业“内鬼”的主题开展,观点纷呈,如果你也有话说,欢迎在留言区参与互动~

1597209432.png!small

你了解哪些著名的“内鬼”作案事件?

@freebuf011597209388.png!small

@mxwx2018

Bilibili源码泄露事件不知道算不算,还有那个微盟删库事件

@qingxp9

2016年的新闻,富士康前员工搭建无线网桥到厂外,入侵苹果内网帮助激活手机

1597209519.png!small

@yuxuan007

斯诺登棱镜计划应该也算是“内鬼”事件?

企业“内鬼”作案(内部攻击)的常见场景?

@qingxp9

更为常见的是内网敏感信息截图外泄,防护手段是各种隐藏水印

@Mark2019

我公司之前出现过内鬼,数据分析团队离职前偷数据。发现是因为通过边界设备日志发现公司服务器出现大流量对外传输,基于堡垒机、wifi认证、数据库审计等设备定位抓人

@Doraemon

数据窃取、内部欺诈或者是商业间谍,这些都有可能,还有一种就是纯粹的秀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如果发现企业有“内鬼”,该如何防范?

@mxwx2018

1.各大银行其实管理比较乱,有很大的利益空间,只是监管层还没下令决心查

2.对员工的管理可以,但是对中层和高管呢?

@D0ct0r

这种防范不了的,识人不明用人不清罢了

@freebuf01

制度方面最难出成效,但又不能少。技术手段,如邮件监控,效果明显

@Doraemon

员工的背景调查,员工满意度调查

@米怀特

1、用人方面需要HR进行审核,简历造假、人员信息造假都可能存在隐患。

2、人员管控方面 区分涉密和非涉密人员,将二者隔离开,网络和人员上的隔离。

3、使用堡垒机或者4A系统,作为记录和溯源的依据。

4、对于离职人员第一时间注销其在司账号。

5、使用流控等设备将人员的访问应用情况记录,尤其是邮件、网盘和代码托管平台。

6、设立人员回访机制,员工对于公司存在不满,应有渠道反馈。

7、设立员工关怀机制,员工增加归属感。

8、设立专门监测离职后泄密事件人员,根据员工所属工作结合泄密事件内容和时间,初步定为到某人。

@yuxuan007

主要在于内部安全建设和数据安全两个方向

@吞龙

1.内鬼的实质是信息泄露。防范信息泄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法律问题。一般无主观意识的信息泄露适用于企业风险内控管理。但出于主观意识的信息泄露事件,用风险管控是约束不了的

2.以阿里为例,入职员工必须经相关培训考试,并签署保密协议,明确权利与义务

3.在技术层面上,有各种管控方式,比如终端上另人深恶痛绝的云壳,相信没人喜欢这个东西。它就是一种技术监控手段,令人毫无隐私

4.使用终端的各种行为,都受到监控,一定条件触发可能潜在的风险策略时,不仅向终端发送警告,还会通知到所有者上级领导

5.非技术手段就是考试培训,用案例说法,使每个员工清楚主观故意泄露的法律风险

6.技术和非技术手段依然不能完全避免泄露事件,抄在纸上,记在心里,只能从事后追溯

7.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没有任何手段可以阻止一颗奔向自由的心。个人认为,搞信息安全第一要务是以法律法规为导向,每个人应清楚风险和违规后果

@艾登——皮尔斯

内鬼就是间谍,每个公司都有的。大部分内鬼都是受到金钱趋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溯源记录。很多互联网公司 都会对员工的电脑做键盘和鼠标的记录,方便后期的溯源,或者大公司会在出口网关做内容审查

@Mark2019

防范的话,端上可以装dlp和终端管理工具,网络加认证,访问加堡垒机,链路加数审并制定匹配业务策略(如慢查询告警等),数据自身存储加密,使用脱敏水印等

@Question

统一虚拟桌面是不是就能解决数据泄漏问题?直接封杀了数据外泄通道

其他观点

@Akane

很多人无意识的泄露内部信息,也算“内鬼”

@白河·愁

有足够的钱就能买到足够多的内鬼

@mxwx2018

我觉得其实银行业这方面做的还不错,毕竟是涉及到钱的行业,泄密和内鬼事件的成本太大

对于本期话题你有哪些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此外,FreeBuf会定期开展不同的精彩话题讨论,想了解更多话题和观点,快来扫码加入群聊吧~~

回顾往期精彩话题讨论可关注专辑:Let's Talk

扫码入群.png

# events # 推特 # 无间道 # 内鬼
本文为 木木非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Let's Talk
企业运营安全
木木非 LV.9
这家伙太懒了,还未填写个人描述!
  • 376 文章数
  • 112 关注者
一场安全能力建设的持久战,聊聊“安全运营” | FreeBuf作者群讨论
2021-05-19
FreeBuf早报 | 黑客瞄准FileZen文件共享服务器;国内多家银行App遭通报
2021-04-26
FreeBuf早报 | 某证券员工变“黑客”跟踪账户获利;财务软件BUG致数百人被错误定罪
2021-04-26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