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三英战吕布”,看我如何抓出那些流氓APP
FreeBuf_318193 2019-02-09 09:00:08 360286

“三英战吕布”,看我如何抓出那些流氓APP

在今年互联网凛冬来临的时候,整个圈子却火了一把,互联网众诸侯(头条、王欣、罗永浩)组成“复仇者联盟”纷纷做起了IM,并在同一天发布新产品,不过企鹅帝国深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个产品刚问世,企鹅帝国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凭借强大产品矩阵将其在各个渠道封杀,撕逼大战正式开始。1.jpg吃瓜群众一边是感叹腾讯的胸襟,一边是评论新IM的产品体验,突然之间我又看到了一篇自媒体叫“今日”无隐私,“头条”在监控?,突然来了灵感,何不调查一下整个互联网究竟是谁家的APP在监控这大众的隐私。

众多的APP一会申请用户通讯录权限,一会又要申请读取通话记录权限等等,这些申请的权限往往和实现相关功能或获取相关数据有关,究竟我们常用的APP需要申请了多少权限?哪家的APP申请的权限更多?小编我准备对此做一下调查,让大家真正的了解谁才是恶人。

一、开土动工,调研四大派系

江湖传言互联网一直存在BAT(百度、腾讯、阿里)、TMD(头条、美团、滴滴)派系,那么就在TOP1000的APP排行榜单上全部下载这个几个派系的产品,发现其实美团、滴滴派系产品相对四大家族百度、腾讯、阿里、头条较少,那我调研的对象就直接对准四大家族吧,毕竟他们基本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水平。

腾讯派系:微信、QQ、应用宝、腾讯WiFi管家、手机管家等;

阿里派系:手机淘宝、天猫、UC头条、优酷、支付宝等;

百度派系:百度钱包、百度文库、手机百度、百度网盘、百度地图等;

头条派系: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懂车帝、Faceu激萌、悟空问答等。

二、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在各个APP的AndroidManifest.xml中将申请的权限都提取出来做统计,因为发现自定义的权限实在太多了,所以这里仅过滤了Android原生的权限,然后各取前七名然后做一个排行。

2.png

从申请android权限个数来看,腾讯系的APP 应用宝、腾讯WiFi管家、手机管家等均排在前列,申请的android权限数量达到了60~70个权限,而头条系的APP android权限申请数量普遍比较少,今日头条、火山小视频等几乎只有腾讯系前三甲的一半。市面上一些APP往往会申请很多与APP本身功能无关的权限,从而获取更多用户信息或数据,从上图权限申请的情况来看:腾讯还是那么“拔尖”,头条相对其他家,可谓是圈中清流、业界良心。

3.png

我将数据做了分类,将一些涉及用户信息(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的权限标记为敏感权限,做了一个比较直观雷达图,结果似乎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

三、流氓的背后是用户信息的裸奔

App申请了这么多权限但是真的是功能需要吗?于是我搞了一个简单的代码扫描,粗略的扫了一下一些相关的API调用。

1. 获取通讯录联系人

“获取通讯录联系人”相关功能。通过代码扫描发现,将近一半的APP,比如微信、手机管家、腾讯WiFi管家、钱盾、钉钉、菜鸟裹裹、百度地图、百度贴吧等均有获取用户通讯录的行为,以下是通过反编译手机管家APP,发现的代码中读取通讯录相关的代码。

4.png

微信、钉钉获取通讯录联系人我们可以理解,手机管家、腾讯WiFi管家、百度地图等需要这个干嘛呢?其实都是利益使然,手机APP调取用户部分隐私信息成为常态现象,通过收集该部分信息也有利于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但部分企业的APP对用户权限调取存在疑似越界现象,该种行为对用户隐私造成侵犯,网络隐私不应该成为企业牟利工具。

2. Root提权功能

获取隐私什么的大家估计都快习惯了,所以我想到了一个更加刺激的东西,就是root!为此,我写了一个小程序,就是循环判断是否有进程获取了root权限,然后找了一些朋友,把这东西放到他们手机里边做监控。root权限大家使用的还是比较少的,不会把APP做的跟病毒似的。

最后监控到的APP有:Kingroot、净化大师、腾讯手机管家、Baidu 输入法、百度刷机存在该功能。

5.png

root提权是非常有风险的APP行为,一旦提权成功以后,该APP可以进行很多风险操作,如获取其他应用的数据,篡改系统文件,修改系统。

让我比较费解(其实也正常,继承了百度一贯的作风,毕竟我记得三年前百度系应用还留过后门)的是Baidu输入法,居然也会root?而测试的头条系相关的抖音、火山、今日头条等均未有发现有提权相关行为,还是上面的那句话,头条在业界算是良心派系。

四、监管刻不容缓

国家监管部门对于市场上各个APP的权限申请也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监管,其目标就是使得APP不要过多地申请与本身功能无关的权限,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和用户敏感数据。

2017年颁布实施的《网络安全法》也明确指出“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国家也不断的加强监控,但是作为这些巨头互联网在APP开发和发布上也应该严格控制权限的申请,遵守国家规定,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也应该谨慎授权。

*本文作者:TopSec123,转载请注明来自FreeBuf.COM

# 数据泄露 # 微信 # 权限获取
本文为 FreeBuf_318193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数据安全建设指南
相关推荐
FreeBuf_318193 LV.1
这家伙太懒了,还未填写个人描述!
  • 1 文章数
  • 0 关注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