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一周新闻纵览:谷歌被曝收集数百万人医疗数据;公安部通报“净网2019”;
2019-11-19 10:30:16

这些你都听说了吗

年轻时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 奥斯卡 · 王尔德

1

区块链专利中国申请量居全球第一

11月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区块链白皮书(2019年)》。白皮书显示,目前全球公开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高达1.8万余件,中国占比超过半数,居全球第一。白皮书指出,当前全球区块链应用集中在互联网与金融两个领域,美、中、英区块链企业数量分列前三。

2

高通漏洞暴露三星

LG手机上的关键数据

研究人员强调与高通在移动设备上实现安全执行区相关的代码,发现了一个可能允许访问关键数据的新漏洞。三星、LG或摩托罗拉等顶级智能手机品牌依赖于高通基于ARM TrustZone技术的可信执行环境(TEE)的实施,以便在主处理器内的安全区域存储和处理敏感信息。

3

央视热评:

刷个抖音就威胁了美国安全

据悉,本月初抖音海外版TikTok的高管拒绝在定于11月4日举行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作证,尽管TikTok已经开始强调公司的独立性,并指出美国用户的数据存储在美国,但美国参议员对此并不满意,认为TikTok会对美国造成国家完全威胁,TikTok对此不予置评。

4

谷歌被曝收集数百万人医疗数据,

用于秘密人工智能项目

据RT报道,谷歌与美国最大医疗服务商之一合作,在数百万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其详细医疗记录,用于一项秘密的人工智能项目。被收集的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住院记录等。谷歌回应称其合法并会保护隐私。

5

支付宝数据库每秒处理峰值6100万次

蚂蚁金服副CTO阿玺11日透露,今年天猫双11,支付宝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每秒处理峰值达到6100万次,再次展示了世界级的数字金融运算能力。他表示,今年双11开始前15分钟“鸦雀无声”,没有状况出现,这是想要的最终效果。

6

携号转网正式试运行

工信部印发《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

规定指出:不得在用户提出携号转网申请后干扰用户自由选择;不得擅自扩大在网期限协议范围;不得隐瞒或淡化携号转网限制条件;不得用技术手段影响携号转网用户通信服务质量等..…你放心了吗?

7

校园贷再度火热:

线下借贷兴起,学生电脑、**分皆可抵押

尽管监管收紧,但玩家对“学生”群体从未放弃。这些玩家既包括银行,也有打着擦边球的网贷平台,甚至还有底层的借条、套路贷和诈骗者。校园贷战火重燃,对学生的争夺战,似乎从未下线,也无下限。

8

公安部通报“净网2019”

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共侦破涉网案件4万余起

公安部11月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及典型案例。截至今年10月31日,共侦破涉网案件457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832名,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互联网企业及联网单位开展安全监督检查17万余家次,清理违法有害信息445万余条,关闭网络账号60万余个,约谈整改相关网站及APP 3.7万余家次,行政查处9.1万家次。

9

商家短信轰炸消费者,谁给的权力?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除了算不清的复杂津贴折扣,最让人苦恼的当数手机中堆积如山的促销短信。据多位消费者反映,从上个月开始,收到的有关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优惠促销活动的广告短信明显增多,银行、酒店、航空公司的广告信息也不少。除了频繁的广告短信,还有各种关不掉的霸道弹窗广告跳转购物平台的App开屏页面。这样的问题不唯“双十一”独有,一到各种传统节日和人造节日,类似场景就会反复上演。大数据时代,人们对每天被动接触各种信息早就习以为常,每一个点击“购买”的瞬间,消费者也都明白今后收到广告推送将成为必然。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如此频繁的信息“轰炸”仍属合法合理范围。

种种现象表明,广告短信的提供方和接收方所要承担的成本是不同的。即便用户“道高一尺”破解套路,推送代理商也能迅速“魔高一丈”再出新招,让人疲于应付。事实上,广告短信推送包含的风险显而易见,找到网络平台上违规贩卖个人信息、批量推送垃圾短信的中介代理也并不难。相关部门除了责令商家停止违法行为、进行罚款之外,有必要进一步调查追究其中涉及的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应该督促其他责任方,切实履行监督约束职责,还消费者一个安静、省心的购物体验。

10

浙江警方

对App违法采集个人信息开展集中整治

现在App随处可见,随处可遇,有时下载了一个App后,会提示你需要关联自己的微信号、手机号、定位等等,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有时你会纠结,这个按键按下去,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吗?

浙江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对省内App违法采集个人信息开展集中整治。

现在,一些App运营者未公开未明示或超出隐私协议范围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强制用户授权同意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超越业务需要申请敏感权限,侵害了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这次行动就是针对这些非法采集个人信息的App的运营企业。本次整治行动,重点围绕App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没有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违反必要性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多种情形开展检查。

第一次集中行动中,警方发现某马拉松报名和某机械制造管理App,违法访问用户精准定位,某海外购物、某社交娱乐及某儿童识字教育App违法读取用户手机硬件设备号,某视频直播和某图文处理App违法读取用户手机通讯录信息的情形。

这些App的问题是:不同程度地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警方根据《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上述App运营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并责令整改。

截至目前,浙江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积极开展”净网2019”专项行动,共对41家违法App运营企业依法作出行政处置。


# 数据安全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