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做主播,还在试用期,需要粉丝们帮忙打赏,不然达不到业绩就会失业。”
这是近期上海检察机关打击的一批网络主播诈骗案件中主播惯用的话术之一,通过一系列的诈骗话术诱骗别害人充值打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翁音韵告诉记者。
在6月27日的新耀东方2021年上海网络安全博览会上,翁音韵检察官向大众分析了新形势下网络犯罪的趋势与特点。
她表示,近年来随着打击治理网络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网络犯罪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多发态势有所遏制,但网络犯罪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并呈现产业化、跨区域化等特点。
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普法不能“法言法语”
翁音韵检察官介绍,网络犯罪案件因其低成本、易复制等特点,一旦形成犯罪规模,比传统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更大。因此,向公众普法、提前防范是预防网络犯罪的重中之重。
今年5月10日至6月16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活动,全方位、多举措、多形式展示了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坚定决心和“严打”声威。
“全市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官进校园、进电台、进街道、进银行等‘四进’活动进行反诈宣传。”翁音韵介绍说,通过亲身宣讲、播放反诈宣传短片、检察官说法等形式让公众了解当下的诈骗手段,提前预防被骗。
图:“四进”之进电台,左为翁音韵
在普法宣传中,她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普法宣传的语言要贴近老百姓,接地气,不能“法言法语”。例如通过情景短剧的形式能更好地揭露网络犯罪手法,大众观看时会觉得有趣而耐下性子看,从而对相关诈骗手段能够提高警惕。
在近期“上海检察”公众号发布的“反诈行动”专栏中,还有类似以恋爱名义哄骗受害者投资虚假网络理财的“杀猪盘”案件等。翁音韵检察官表示,在这类投资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通常会“放长线钓大鱼”,先诱骗受害者投入一小部分,等其尝到“甜头”投入大笔资金后再进行“宰杀”。
图:“上海检察”公众号发布的反诈情景剧
多部门联合对网络犯罪案件“会诊”
她告诉记者,由于网络犯罪技术性强且存在海量电子证据,在审查网络犯罪案件中,检察办案人员特别注重与检察技术融合,加强对电子证据分析研判,确保犯罪不枉不纵。
例如虚假平台投资诈骗案件,翁音韵介绍,这类案件通常都是团伙作案,内部层级、分工明确。从一级、二级、三级代理再到业务员,体系庞大,多达几百人。在这类案件办理中,会存在海量电子证据,如何在海量证据中找到关键信息定罪,需要多部门打配合,联合“会诊”。
翁音韵在现场演讲中也提到,当前的网络犯罪呈现模块化、精细化等特点。在以往的影视剧集中,从事网络犯罪的可能是掌握高端技术的人士,但现实中,通过黑灰产业的模块化,很多技术得以外包,诈骗者无需掌握高端技术就可实施诈骗。
图:黑灰产业连日益精分细化
在她经办的很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诈骗实施者学历并不高,但借助模块化、产业化的黑灰技术,诈骗者可以轻松地实施诈骗行动。
2020年12月,上海检察机关聚焦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在赋能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惩治网络犯罪、提升网络数据治理能力、促进人工智能规划发展为重点,设立上海检察智联检察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中心”),下设徐汇“西岸”基地(人工智能犯罪惩防研究基地)和普陀“长风”基地(互联网犯罪惩防研究基地),同时还成立网络犯罪检察团队,创建智联检察专家智库,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探索检察机关规制网络犯罪的有效路径和制度,建立检察全方位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机制。
图:上海检察智联检察研究中心
数据安全法是网络犯罪的“前期防火墙”
此次新耀东方2021上海网络安全博览会恰逢《数据安全法》通过不久。在会上,很多演讲嘉宾也提到网络安全离不开数据安全。
对于检察机关来说,《数据安全法》等行政法规是网络犯罪案件的“前期防火墙”。翁音韵检察官表示,“刑法是作为网络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期待出台相关行政法规,充分发挥行政法规的前置作用,从而更好地减少刑事犯罪的发生。”翁音韵告诉记者。
9月1日即将施行的《数据安全法》和正在制定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都是网络犯罪案件的“前期防火墙”。